2010年的夏天,他們來到了北工商,四年后的今天他們即將帶著夢想遠航。畢業典禮當天,記者采訪了一些畢業生們,讓我們一同感受他們收獲的喜悅與畢業的情懷。
成長·陪伴
“今天不同于18歲成年的感覺,而是真正成長”。四年大學生活,從高中那個懵懵懂懂的孩子,到現在心態日漸成熟的成年人,從不知道如何自己處理事情,到勇敢地獨立完成工作,從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到淡定地走向社會。
在寬大的學士服中間,有著幾抹略顯滄桑的背影,手里拿著相機,正抓拍著孩子畢業的瞬間,他們中既有從很遠的地方趕來的父母們,也有年過花甲的爺爺和奶奶特意來參加孫子孫女的畢業典禮。“首先要感謝學校邀請我們來參加典禮,感謝這四年學校對孩子的培養,學校管理很規范,孩子也很上進,目前孩子考上了公務員,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一位學生家長說,“四年前的他還是個高中小孩,經過大學四年的磨練,外表上、心智上都成熟了很多。以后的路還得靠他自己,希望他能有好的發展。”一位73歲高齡的老爺爺自豪地拿出孫子的學位證書如是說。
六月的良鄉校園隨處是景,行政樓后的荷花池里,翠綠的荷葉與粉紅的荷花相得益彰,引得無數學子在此拍照留念。小橋旁邊的一對母女在做深情對望的姿勢,母親正仔細地端詳著已經成長許多的孩子,拍照的父親則將這美好永遠定格在了照相機里。“入學時,我參加了她的開學典禮,畢業了,我也來了。我不想錯過她人生的重要時刻。我想讓孩子知道我和她爸爸一直在關注著她。”母親溫和地笑了,旁邊的女生則紅了雙眼。父親表示,北工商讓自己的孩子成長了不少,無論是獨立能力、溝通交往能力,還是表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謝謝北工商給了我孩子的成長,我很滿意。”此刻,一家三口相視一笑,今天或許是他們最幸福的日子。
懷念·感謝
成長是一個不斷消失的過程,我們心中總會有很多東西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消失,但生活依舊是仁慈的,他留給我們值得珍藏的回憶,某些似曾相識的場景,一定會喚起腦海深處某段記憶,在眼前如電影回放。
“最懷念的是跟排球隊的弟兄一起流汗、一起訓練、一起比賽,無法忘記三次走向冠軍領獎臺的時刻。”
“最懷念的是參加昌平國際長走節,早上四點半起床,自己一個人從阜成路坐車到昌平,長走節開始時間是九點,我七點就到了。然后等待著長走的開始,并順利走完全程。”
“最懷念的太多太多。”
我們會對某些事某些人一直念念不忘,并不是因為那些事是生命中最轟轟烈烈的,并不是因為那些人是生命中最好的,而是因為,這些事情的發生改變了我們,這些人恰巧出現在這段年華里。我們都是世界所賦予的普通人,為了一場狂歡而傾盡力氣,當散場的禮花落下,便再一次融入看不到的人群里,過著屬于自己的生活。只是那些鮮衣怒馬的年華,那些脈脈相伴的時光,將永遠存活在記憶中最溫暖的地方。感謝相遇,感謝陪伴,感謝最最親愛的你,把那茫然又碌碌無為的蒼白青春,變得俊朗而明媚。
再見了工商,再見了四年青春,在即將遠行之前,學子們要對母校、恩師和同窗們大聲說:謝謝。
收獲·傳承
圖書館是畢業生存有記憶最多的地方。曾經的他們在這里挑燈夜讀,在這里與小伙伴們一起討論小組作業,在一排排金屬架邊挑選著自己的書籍,在這座高大的建筑里,他們吮吸著知識的精髓,放飛青春的夢想。當談到四年大學生活帶來的收獲時,已經保研的商學院的女生張曉婷在圖書館大廳的發上這樣說道:“初來大學的時候,我只知道教科書,甚至不會用人人、QQ這些社交工具。而到了大學,我接觸著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地進步著。”
“時間過得太快,感覺昨天還是大一軍訓,今天就這么畢業了。”藝傳學院陳浩說,“三年的團委工作,認識了很多人,也學到了很多。一邊工作,一邊結交朋友,積攢了很多人脈。”就這樣不斷充實自己,一屆一屆的工作交替,繼承著原來,也要傳承下去,就像鎖鏈一樣,鎖住了濃濃情誼。
畢業·告別
“看到大家三五成群地照相,才突然有了畢業的感覺,也突然發現大家馬上就要分開了”,談到畢業的心情,是高興、是難受、是不舍。“去年的此時看到很多人穿著學士服照相,還跟室友說今天是有什么活動么,這一幫‘女巫’在那干嘛呢,今天輪到自己當‘女巫’了。”一位畢業生調皮地對記者說。
這是學校第一次在晚上、在室外,也是第一次在寬敞的求知廣場舉辦畢業典禮,“我們是受‘書香中國’活動的啟發,也考慮到學生們對良鄉校區的感情,選擇在室外舉辦。”學生處一位負責的老師說。頂著夏日的驕陽,學校各相關部門早早來到了現場,布置燈光,擺放凳子,調試音響,確保了畢業典禮順利進行。
“又是一年畢業時!我感動學生將學位帽拋向天空時的喜悅與期盼;我期待領導召喚學子36年后為母校百年賀壽;我幸運為學子們揮手告別;我也感動畢業學生離開校園時的熱淚。”法學院熊英教授說,“四年轉眼即逝,你們走過春香秋冬,上課、自習、考試,之后就要工作、讀研、出國。今天的校園,陽光燦爛,微風習習,歡聲笑語,熱淚盈眶。真心祝福畢業學子。”無論天涯海角,心中不忘工商;無論工作學習,永遠是工商人!
夢想·前進
畢業了,即將離開學校,學子們總是希望永遠不會唱起那首離別的歌曲,可突然發現,在這個夏日真的要唱起這首歌,各奔東西了。那時候的他們總是喜歡用“終于”這個詞匯,終于下課了,終于放假了,終于畢業了,終于離開這里了,最后才發現,那些自以為是的如釋重負,才是最讓人想念的東西。往昔的日子里,他們曾肩并肩,手牽手,一起奮斗,今后的日子里,他們不再面對面,內心卻始終牽掛,愛卻始終生長。
2014年6月20日,對每一位2014屆畢業生來說,是結束,也是嶄新的開始。青春結束,可是在自己心中卻需要無限放大和延長,還記得那些閃閃發光、小心維護的夢想嗎?還記得最初那個懷著激情走進大學校門的自己嗎?帶著希望、帶著美好、帶著勇氣大步向前吧,征途歲艱難,總有抵達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