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綠色軍營,綠色軍營教會我。”伴隨著每日清晨的軍歌,一日的軍訓也就開始了。當同學們在烈日下將汗水濕透衣背,敬愛的教官就在我們的身邊,陪我們走過這難捱而又難忘的14天。
清晨六點,教官起床出操,即便是在帶學員軍訓期間,教官們仍然保持著清早出操的慣例,洗漱、整理內務、吃早餐、為學員準備防暑必備的藥品,一切都是每日的常規例行。七點半他們又準時出現在訓練場,與學生一起進入訓練狀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訓練場上不曾懈怠,“稍息!”“立正!”一聲聲鏗鏘有力;“注意排面!”“擺臂!”一句句擲地有聲。訓練過程中,嚴謹認真是他們的標簽,訓練結束后,他們有著大哥哥大姐姐般的健談與貼心。訓練短短幾天,學員與教官間早已熟絡如一家人,這其中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訓練結束后,學員們回到宿舍做簡單的調整,而教官,卻仍不能休息,例行的總結會在此時進行,總結一天的優點與不足,盤點學員的進步與退步,對下一個訓練時間段的訓練計劃做出調整。每一個細節為學員著想,每一個細微之處為學員考慮,在時間和學員身體素質允許的范圍內,爭取更大的提高。
誰說軍營中的生活枯燥無味,調整心態,便能享受其中。在為數不多的休息時間里,教官們拉歌來增長士氣;看書來增加底蘊;討論下階段訓練計劃,以達到最優的訓練效果。在有限的時間內,做自己此時需要做的事是充實,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便是樂趣,無論何時,調整心態,都可樂在其中,大學第一課,教官在教會學生基本軍事技能的同時也教會了學生對于生活,及時調整心態,便可獲得快樂。
楊鴻飛參謀長連續三年承擔我校的軍訓任務,談及新生表現及承訓感受時說道:“這屆新生表現不錯,軍訓以來天公作美,一直按計劃進行,傷病員相比與往屆有所減少。雖說所有人都進入到了疲憊期,但熱情不減!十八歲,意味著更多的責任與義務,中國夢中的強國夢,基礎是軍事力量,而青年作為后備力量,意志需要磨練,身體素質需要更大程度上的提高,這也是今年實行男女分訓的意義,提高訓練強度,學習戰場基本技能,更大程度磨練意志。連續三年來到北工商,看到一些老面孔非常開心,同時訓練壓力也隨著訓練要求的提高而越來越大,但與學校負責軍訓相關工作的領導、老師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和信任度,使得工作開展的很順利。也希望這屆新生能繼續堅持,爭取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
提到大學生軍訓的意義,教官們語重心長:“軍訓是大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軍隊中的執行力,了解現今中國邊防力量的狀態,了解軍事常識,開闊學生的視野。”軍訓,大學入學的第一課,開啟從高中生心態蛻變到大學生心態的歷程。
訓練已進行到第11天,當教官談及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情時,無一例外的提到了與同學們的相處讓他們感到由衷的快樂,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的青春的氣息和身為當代大學生的朝氣令他們難忘。訓練效果漸入佳境,也讓他們尤為欣慰。無論是師生之情、兄弟之情還是朋友之情,都在這短短的幾天之中根深心底。
也許結訓之后不會再見,但這濃濃軍營情不會因道源路長而阻隔。入學第一課的第一位導師,大學生活中的第一位兄長,14天中,滴滴點點,終不能忘卻。
月光狡黠,一天的訓練終告結束。教官們列隊走在回去的路上,嘹亮的口號聲仍能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