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成果名單正式公布,我校榮獲兩項殊榮,倪國華教授的論文《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糧食安全政策選擇》以及王魯娜教授的著作《中國當代生態生產力發展研究》均摘得二等獎,展現了我校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強大科研實力和學術影響力。
在糧食安全領域,倪國華教授的研究《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糧食安全政策選擇》深入剖析了未來30年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糧食安全挑戰。文章指出,盡管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為中華民族提供了強大動力,但人口增長、有限的水土資源、生態壓力和復雜的國際環境使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倪教授運用RECS語言,構建了不同階段的糧食政策模擬體系,提出了“糧食安全憂患指數”,量化評估其對國家政策的影響,為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和政策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和量化支持。
王魯娜教授的《中國當代生態生產力發展研究》為我國綠色發展提供了新視角。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結題成果,該書以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基礎,系統分析了中國生態生產力的發展背景、機制及實踐,構建了當代生態生產力的宏觀圖景。該書是目前國內首部直接以我國當代生態生產力發展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對生態生產力發展進行了整體性審視和系統性研究,拓展了生態生產力問題的研究領域,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當代生產力理論。
我校此次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充分體現了我校在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中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科研創新,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高水平人才,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提供更多富有原創性和前瞻性的學術成果。
這兩項獲獎成果,不僅標志著我校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水平獲得了高度認可,也為全校師生樹立了追求學術卓越的榜樣。學校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學術創新和科研水平提升,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