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的文件精神,推進我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11月17日下午,人文社科處舉辦“人文社科學術講壇”,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竺效作題為“案例實證分析方法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應用——以民法與環境法跨學科研究為例”的講座。人文社科處處長高麗華教授出席學術講壇并致辭。
高麗華處長對竺效教授應邀參加本次論壇活動表示歡迎,高度贊揚竺效教授取得的學術成就。她介紹了我校人文社科學術研究的特色以及學術講壇活動的開展情況,強調方法和范式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勉勵師生通過方法創新推動高質量學術研究,形成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的新風貌和新格局。
竺效教授以《民法典》第9條為切入點,圍繞案例資料的搜集整理、案例研讀與類型化、基于案例總結引出類型化理論、案例支撐下的理論建構和應用設計等四個方面,從民法與環境法交叉的視角對綠色原則的司法適用、法律解釋和理論建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董彪副院長從交叉性、包容性和原創性三個方面談了聆聽竺效教授講座的感受。袁鵬博士和來朝陽同學就關心的學術問題提問和交流。參加本次講壇的師生紛紛表示,竺效教授的講座內容豐富、觀點新穎、生動活潑、極具啟發性,期待疫情之后能夠與竺效教授進行線下交流。
竺效教授簡介: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支持計劃”特聘教授(A崗),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首批“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青年拔尖人才”。曾獲第八屆和第九屆“全國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以及“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提名獎”。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獎、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青年獎、第三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第五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二等獎等學術成果獎。在《中國法學》《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GOVERNANCE》等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