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勛 黃玉蕾
【鄺小洋:
80年代北京商學院畢業生,金融碩士學位,北京恒華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60年代出生,70年代成長;
20世紀80年代步入社會,先到部隊當兵,后轉業到北京,和同事一起參與組建了北京城建集團;
從技術測繪做起,1987年轉為財務金融工作一直作到2000年;
2000年9月組建北京東方恒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
2001年7月,組建恒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
采訪鄺小洋是在一個周六的下午,那一天他帶著公司主管級以上的員工來我校繼續教育學院參加企業管理方面的培訓。據他講,公司每年都要讓員工來學校參加一些這樣的課程,企業內部也是大力推崇這樣一種學習氣氛。
談話中,鄺小洋強調最多的一是學校教育提供的普適價值,二是享受生活、享受工作的“好的心態”——“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工程師”,前者是打地基的過程,后者是建造的過程。
學校教育的意義在于提供普適價值
鄺小洋打造“學習型企業”的想法跟他的碩士教育背景有關,在他看來,學習是一個終身的過程,對于企業的管理者來說也一樣,要始終注意在原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更新,始終保持對行業前沿領域的敏銳感知,才能使企業的人力資源這個軟環境保持在一個最優狀態,推動企業的發展。
從對企業員工的培訓,鄺小洋談起了學校教育的意義所在。鄺小洋本科期間學習財務管理,碩士研究生期間學習金融,在他看來,學校教育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種具有普適性的宏觀和微觀結合的思維方法訓練,而提供這種具有普適價值的東西正是學校教育意義和價值所在。
他以所從事的房地產開發業為例說道,房地產開發業有著與其他行業不一樣的專業要求,甚至這個行業里面開發公寓、開發商場、開發寫字樓等等不同領域,各又有著不同的經驗要求??傊?,不同的行業都會有不同的知識儲備要求,甚至同一個行業內不同的細分領域都有它不同的特定經驗,而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提供這些特定的東西,“一個學生通過大學教育之后獲得的是一種基本的素質,所具備的是一種普適的價值。”
要有好的心態,享受學習,享受工作
談起自己從學生到今天的經歷,鄺小洋一直在強調,做人一定要有一種好的心態,“要懂得享受學習,享受工作,不要急功近利,要相信付出總有回報”。現在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人們都在想著“按日計酬”,有時候過于急切的心態反而不會收到好的效果。
鄺小洋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例子。他的一個朋友是美國底特律大學社會學的博士后,同時也是大學教授,后來成為聯合國難民署的一名干事,被分配在東南亞工作??墒且驗楫數氐沫h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就舉家移民加拿大,但是到了加拿大卻發現,以現在的經歷和學術背景,一時很難找到工作,屢屢碰壁。最后,這個朋友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就去社區做了義工,雖然沒有收入,并享受這份義工的樂趣,與他當年在美國時的社會地位也是有天壤之別,但他卻踏實下心來做得十分投入和認真,并且享受這份工作,做地非常起勁。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后,突然有一天,這個社區的一位老者找到他,說被他幾個月以來認真投入的精神所感動,通過進一步聊天又對他的專業背景做了了解,最終推薦他到一個大廈做了管理人員。
“我的朋友根本沒有想到,理想的工作會在自己踏實下來做義工的時候來到面前”,鄺小洋說,這件事就是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都不要過于急功近利,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享受這種做事情的過程,相信總有一天會得到應有的回報的。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工程師
鄺小洋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名工程師,原因很簡單,“社會地位高,收入不錯,而且工程完工后會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成就。”后來畢業做了財務工作,到今天又做了房地產商,雖然最終也沒有做成工程師,但是鄺小洋并沒有覺得遺憾,因為在他眼里其實每個人都是“工程師”:是“自己人生的工程師”。
鄺小洋說,人生就是一項大的工程,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人生有切實可行的規劃,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工程師。這項工程,首先要具有最基本的專業素質,要有基本的敬業精神,要“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將知識用活,要注重經驗的積累;同時,一定要有“好的心態”,受得起磨煉和摔打,“快樂的學習、快樂的工作”,帶著享受的心態進行這項工程。鄺小洋說,成功人士是從無數折磨中爬出來的,“享受”應該是一種自身心態的調整,而不是一個功利的物質目標,“一心只奔著物質享受去的人是無法成事的”。
人生的工程,需要基礎知識、需要專業精神、需要調整心態,合理的規劃、良好的心態和不懈的努力,都是完成這項工程的必要條件。
【采訪手記
張元勛
采訪是在我校繼續教育學院的辦公室進行的,一個雨后初晴的下午,陽光透過南面的窗戶,掠過陽臺上的花卉灑在屋里。
整個采訪過程中鄺小洋的臉上也始終洋溢著一種與這陽光默契呼應的淡淡微笑,平和而灑脫。即便在他說“成功人士是從無數折磨中爬出來的”這句話時,這份微笑也沒有消褪,只是語氣多了一份語重心長,而這笑也多了一份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