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一門藝術
“談到教學,有點慚愧,教學是門藝術,我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態”。這是出自一位研究食品風味化學等領域知名專家,現任我校化工學院教授宋煥祿之口。
作為一名教授,他認為自己的主要責任是教學與科研,而課堂講授則是教學非常重要的一環。談到自己的教學方式,他強調,要以自己對專業的熱愛、對學科領域的現狀與前沿的掌握和洞悉來感染、啟迪學生,使之有專業認同感、歸屬感。對于增強教師魅力這方面,他也有自己的獨家法寶。“第一,打鐵需自身硬,自己要敬業,要熱愛所從事的專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第二,積極參加科研,只有科研課題范圍的東西掌握的透徹,講課講到此部分時才會得心應手,才會講得深、講得透;第三,要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其聰明才智可以得到發揮;當然還有要不斷研究教學方法,不斷學習提高,傳授最新的專業知識及技術”。
以天下為己任
宋煥祿教授從小崇尚科學,崇拜科學家,尤其是錢學森等“兩彈一星”的元勛。他說:“雖然我從事的專業不是搞國防尖端,但是通過我的教學與研究,可以教書育人,可以普及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科學知識,可以傳授現代前沿的專業技能,還可以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為生產出更加安全、營養、美味的食品培養人才以及輸出技術。因為人們的飲食結構非常重要,關系著一個民族的素質,好多的問題如西方國家出現的‘三高’癥狀都是由飲食不當引起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從事的職業是以天下為己任。”說到這時,他臉上露出欣慰驕傲的笑容。
目前,宋煥祿教授已經發表論文40多篇,主持或參加完成的科研項目20余項。他的著作《食品風味化學》在食品領域比較著名,可作為食品及相關專業等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以作為食品專業教師、食品科學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謙和 誠實 勤奮
在教學上取得一定成果后,他又受到國家留學資金委資助,負笈遠行,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作訪問學者。美國的花園式校園是他理想的求學環境,所以他更加奮發圖強。正是由于他謙和、誠實、勤奮、穩重的性格,使得他在科研方面與當時在香料界著名的孫寶國教授合作,他們自主研發的技術成果在國內獲得很高認可。
以報道科學發現著稱的美國“探索新聞”科技版網上報道了宋煥祿教授發表在國際食品界著名刊物“食品科學雜志”上的《美國鄉村火腿香氣成分》一文中的研究成果。
專注學科建設
宋煥祿教授不僅是我校化工學院教授,而且還擔任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食品技術學會食品添加劑分會理事。但是,他說到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是一個松散的學術組織,作為其食品添加劑分會的理事,任務并不是很多,倒是他現在作為學校的食品學科建設負責人干的事情會比較多,也耗費了相當多的精力。因為,一是學科的建設規劃、教研室的日常事務等任務責無旁貸。二是為配合學校申博申碩的工作進行調研等任務較多。但是,“我樂此不疲! ” 宋煥祿教授這樣說。
生活三點一線
在采訪中,記者感受到的宋教授是一個謙和、樸實的人。宋教授的生活也像他的為人一樣那么簡單透明,他說“我的生活簡單而充實,每天基本是實驗室、操場、家里三點一線,文體活動我都喜歡,每天堅持運動一小時,慢跑或是踢球。興趣也比較廣泛,詩詞歌賦、歷史、戲曲也比較喜歡,是學校教工合唱團的成員,熬夜看電視看足球比賽轉播是常有的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宋煥祿教授是最喜歡吟誦的一句詩。他不認為自己是天資極高的人,但是他用“笨鳥先飛、天道酬勤”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把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學與科研上,周末假期也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