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大法學院首屆民商法碩士的李仁玉,從93年就一直在我校任職,曾擔任原北京商學院法律系主任,現在擔任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院長,是繼徐學鹿院長之后的第二任院長。
他作為法學院院長,他思考的首要問題是如何使我校法學院成為全國的主流法學院。在他的帶領下,法學院近年來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公認的成績。08年先后獲北京市法學特色專業和北京市民商法學優秀教學團隊(全北京市38家設有法學專業的高校中,只有6家獲此殊榮,其他5家屬于北大等知名高校。優秀教學團隊只有5家獲此殊榮,其他4家屬于北大等知名高校。)。09年法學院又以《法學本科實踐教學創新方案》獲北京市政府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并成功獲得法律碩士辦學授予權。但我在采訪他問及作為法學院院長的感受時,他說只能給自己打及格分,對自己的工作仍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和法科學生的就業壓力下,通過司法考試是每一個法學學生最好的出路,我校法學院在這方面一直有著自己的特色。他說我校作為一個多科性綜合大學,在全國624所設有法學專業的法學院系中,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北大法學院、人大法學院等頂尖法學院比起來,我校法學院在綜合實力和學科建設還有較大的差距,如果模仿他們的辦學思路,我校法學院將永遠落于平庸的行列。為了辦出自己的特色,李仁玉作為院長就想到一個彎道超車的方法,使得我校法學院的司法考試通過率在全國名列前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課程設置、考試內容、題型設計等方面作出了長期而艱苦的努力。在學校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借助社會力量實現這一目標。為此,學院與“三校名師”設立了司法考試優勝獎,對法學院注冊學生,司法考試成績優異者給與獎勵,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予免費聽課資助及司法考試書籍免費資助,總計金額每年達15萬。
李老師講課風格獨到、重點突出,大量的案例信手拈來,深入淺出,因此學生都很喜歡他。據說他的課堂學生的逃課率幾乎為零,這是大學中很少見的情況。這是得益于課堂本身的重要性、教師的授課魅力、管理方法呢還是其他的原因?他自己歸結為5個方面:1、講課本身到位。2、課堂有趣,這需要老師語言、文學、歷史、專業理論等多方面的修養。3、懂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掌握學生聽課的心理。據學生每堂課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只有15分鐘的規律,他就幾乎每隔10分種就要叫人起來回答問題,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然回答問題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點名,叫到沒有來的想過就懸了。4、語言要最簡潔,學生最容易明白,不一定唯美,但要有美的成分,因為法學講求理性和嚴謹,僅唯美的語言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