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娥教授是我校理學院物理教師。在近30年的執教生涯中,她始終視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己任,將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以教書為榮,以育人為樂。
在2011年6月舉行的教學優秀獎評選中,她選擇波動的基礎和重點“波動方程”參賽,以飽滿的熱情、嫻熟的內容、幽默的語言、張弛有度的課堂掌控能力,將“建立波動方程”這一難點講的生動、形象、易懂,征服了評委,榮獲教學優秀一等獎。
王秀娥老師堅持因材施教,教學效果優秀;她注重科研和教學研究,發表50多篇論文;她重視課程建設,編寫了《大學物理》(主編)等4部特色教材,為完善物理課程建設做出了貢獻;她指導青年教師,使他們盡快成長,2009年榮獲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這是我校教師首次獲此殊榮。談起這些成就和榮譽,王老師謙遜地說:“沒什么,只是我愛這個職業,更用‘心’一些”。
事業心,使她無怨無悔地付出
從日常生活到高科技,從微觀粒子到龐大天體,從抽象的電場到魔幻的光,物理學充滿神奇和挑戰,同時物理概念和原理也不易理解,讓許多人卻步。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提升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從備課到上課,從答疑到批改作業,從課堂教學到課外實踐,王老師三十年如一日,深入鉆研,努力做好每一個教學環節。這些都源于她對物理和教學的事業心。
因為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在節假日、寒暑期都能在教研室找到埋頭鉆研業務的她;因為這份事業心,只要有學生問問題,無論是電話、短信還是郵件,她都一一答復;她甚至將急需做的手術推遲到上完學期的最后一次課后,手術后未拆線就為學生答疑;她胸十二骨折未痊愈,只能扶著桌子才能邁上講臺,但講起課來,依然激情洋溢;……
因為對物理學的熱愛,在教好書的同時,她還進行學術和教學研究,承擔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市教委面上項目,主持市教改項目,并和企業合作,主持一些橫向課題。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教學能力,并把研究成果引入教學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教過的學生無不被她淵博的學識、敏捷的思維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所折服。
責任心,使她兢兢業業地工作
責任心是做好每項工作都需要的品質,特別是教師更不可或缺。王老師正是一位具有強烈責任心的老師。
從她走向教師崗位開始,就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學為人師,行為示范。在課堂上,她是嚴肅的。任何一個細小之處都不放過,一個簡單的符號有誤,她都要糾正;在研究和實驗中,她是嚴格的。儀器的靈敏度不太高,她要重新調試,啟發學生如何把誤差降到更?。灰粋€小小的誤差,她要求學生認真計算,錯了要重新處理數據;為了編寫出較高水平的教材,她對參編人員寫的初稿反復推敲,仔細修改、統稿,常常熬到深夜。這份責任心和對北京工商大學的愛,確實難能可貴!在課下,她是和藹的。她利用休息時間,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補課。還經常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學生聊生活、談人生,教給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年齡有差距,但一點都不影響我們之間的交流”。“每次在王老師的課堂上,我都能感受到她上課時那種認真、嚴謹、負責的態度。平時上課我喜歡坐在后面,可是王老師的每次課我總是找前面的位置,因為我真的為王老師那種精神所感動”。
富愛心,使她的學生受益菲淺
“王老師是一位充滿愛的老師,也是一位充滿活力又可愛的老師”;“說真的,她是慈祥的化身,在她的課堂上,我這個原本不愛學習的學生,也增添了些認真”。物理知識對工科學生至關重要,物理課程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起獨特作用,然而物理又難學,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此,當好一位物理老師,要富有愛心。她關心學生,鼓勵他們進步,用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找出學生學習的難點,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關愛學生使她甘愿無私奉獻,精心組織好每節課,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有的放矢,使學生受益菲淺。
“王老師經常對我們說:‘有聽不明白的,要提出來,我會安排時間給你們解答”。她一直是這么做的,每次學生找王老師解答問題,她總是耐心地講解。物理學的題目,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有些學生聽一兩次理解不透,王老師不厭其煩、深入淺出、用多種方法進行解釋,直到學生露出理解后快樂的笑容。她批改作業十分細心,每步都看。對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她采取個別輔導和集中分析的方式,使錯誤得到及時糾正。
今年暑假,機095班四名同學和王老師一起進行橫向課題的研究。對每個實驗步驟,她都精心安排,仔細調節,為了獲得滿意的結果,她廢寢忘食。在一個多月里,學生親眼目睹了王老師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這種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深深地打動、影響著他們,更增添了一份對她的尊重。“她像一支蠟燭,燃燒著自己,為我們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課堂上,王老師注重教與學的互動,啟發學生的思維,課下還關心學生的成長,鼓勵、指導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為困難的學生交市物理競賽費,指導低年級本科學生撰寫論文,替他們交版面費。機08級一學生因病休學,她時常給他打電話,詢問病情,鼓勵他戰勝疾病,還給他發課件和學習資料,指導他自學。她為學生做的一切,都是源于對學生的厚愛,學生取得了成績,她從心眼里高興。
自信心,使她的事業穩步前行
每一位好老師帶給學生的都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她人格的魅力對學生的影響。王老師是一個對什么事情都充滿自信心的人。這種信心來源于她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寬廣的知識領域和揮灑自如的教學風格。
王老師具有扎實的物理基礎,嫻熟的教學技巧,并根據科技發展和學生情況,適時調整教學內容、進度和難度,因此,她的物理課常教常新。無論學生的基礎如何,王老師都有信心教好他們。她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發現學生的潛質,進行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激發他們的自信心,主動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對承擔的每個項目,無論多難,王老師都有信心把它做好,這種信心深深地感染著她的學生,使他們敢于面對困難,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信心使她和她所教的學生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她主持的《在大學物理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獲市教學成果二等獎,獲校教學成果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三項,她指導學生獲市物理實驗競賽三等獎,在北京市物理競賽中獲特等獎,她鼓勵學生面對挑戰,不怕挫折,所教學生特別踴躍參加校學生研究項目、物理競賽等,幾十名學生在市物理競賽中獲獎。
上進心,使她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王老師一站上講臺,就神采飛揚,充滿活力,正像今年優秀教師評比新聞中寫的那樣:“她富有激情,文采悠揚,聲音洪亮,為人幽默、可愛,在她的課堂上笑聲連連,整個課堂氣氛空前輕松、活躍”。雖然年過半百,但她從未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從未滿足已取得的成績。她深知教學是一門藝術,講臺似舞臺,一堂課就像一次演出,教師是指揮,學生既是聽眾又是隊員,演好這出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王老師一直注重“教學相長”。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不斷與學生交流,從他們身上獲取新思想。她總說:學無止境,誨人不倦。她雖不是摘取物理皇冠上明珠的人,卻將理性的光輝照向了世界;她雖不是時代的領跑者,卻為莘莘學子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她,用睿智教會學生縝密,用實踐教會學生創新,用自信教會學生堅強,用言行教會學生厚德。她,謙遜中蘊藏著豐富的智慧,平凡中滲透著非凡的能力,嚴謹中不乏創新的精神,嚴肅中充滿助人的熱情。她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學生一生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