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彥,男,1963年3月出生,江蘇寶應人,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現任北京市商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敲門而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正中央懸掛著的五星紅旗,右面的墻壁上掛著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左面墻壁上則掛著北京交通路線圖,不大的桌子上摞放著各種類型的文件和書籍,和煦的陽光透過幾凈的窗戶灑落在房間……這間辦公室的主人便是——盧彥。
與母校的不盡淵源
1980-1984年盧彥就讀于北京工商大學的前身——北京商學院商業經濟系企業管理專業。留校后任商業經濟系物價研究室教師,1993年任北京商學院商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離開母校后,盧彥曾于2008年回過北京工商大學給同學們做過關于國際金融危機的講座。
“大學時的生活豐富而平淡,主要是以學習為主……”回憶起自己的大學生活,盧彥一臉的淡然。和現在的我們一樣,盧彥在大學時也參加過一些社團,比如野草社團,當被問及“野草”的含義時,他笑了起來:“野草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一個以學術研究為主的社團。”
盧彥用“基礎”二字言簡意賅地概括了大學生活在自己人生中的地位,而對于當代大學生該如何打好這個“基礎”,盧彥給出了筆者所沒有想到的回答:“大學生一定要清楚為誰而學,如果是為自己,那么遲早會走偏,而且一定會走偏。而如果為國家,為整個行業發展而學,那就不會走偏。即使走偏了,也一定會回來的。”
大學畢業后,盧彥留在北京商學院做了一名教師,在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年,并在職攻讀了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學博士。曾經的教學生涯對盧彥的人生產生了什么影響?盧彥坦言,自己從中學到了很多:“一是學會了怎么和學生打交道,怎么把一班的同學團結起來,凝聚起來;二是怎么用最短的語言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教書,用心做事……” 而這些收獲都為盧彥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說著,盧彥就聯系到了我們:“就拿你們采訪來說,首先要努力讓被采訪者接受你們,不接受那一切都沒用。而接受與否就取決于你對采訪對象的了解。了解深,你才能提出好的問題,如果了解不深,那么幾句話就給你打發了,而你得到的答案也根本沒用。”
多個身份轉變的背后
離開北京商學院后,盧彥調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繼續從事經濟研究工作。1996年盧彥參加了北京市第一批副局級干部公開招考,考任北京市物價局副局長。其后歷任北京市商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東城區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區長、北京市商務局局長、直至今天任北京市商務委員會主任。一次次轉變,自然少不了背后的不懈努力,然而盧彥卻平淡地說:“沒什么,無非是一步一步趕上來的。”一次次身份與職務的轉變,對于當事人的要求自然不能同一而論,然而盧彥卻給出了這樣的回答:“總的來說,要求都一樣:要有明確的工作目標,要有恰當的具體行動,最后還要有對于自己行動效果的評價與調整。這個過程,最關鍵的是實踐、實際、實事求是。”
由一名純粹的知識理論的傳授者,到一名統籌全局、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的行政官員,對于這種理論到實踐的過渡,盧彥并沒有強調過渡的艱難:“這個過渡既重要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過渡之前學了什么?干了什么?”
在06年北京備戰奧運之際,盧彥調任為北京市商務局局長,負責奧運會的食品供應、首都市場的保障和各國賓客的購物服務。盧彥和他的同事頂住壓力,成功實現了“供應零中斷、運行零投訴、安全零事故”的工作目標。北京奧運結束后,北京市商務局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奧運先進集體”的稱號。回憶起這段珍貴的經歷時,盧彥對自己遇到的困難與壓力只字未提,卻用一句振奮人心的話道出了自己最大的感受:“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只要中國人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成,只要中國人想做的,不論多難都一定能做到!”
對大學生的建議
出于對母校的一種情懷,盧彥對我們大學生提出了若干中肯的建議。他特別提醒母校的學弟學妹,“在上大學本科的時候,一定要力爭成為你這個專業領域的專家,再一個是要成為你這個專業領域的行動者,不但學了,學會了還要去實踐,不放棄一切接觸實際的機會。”
工作之余,盧彥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看書。“前幾個月,我在網上看完了《毛澤東文集》。可是看完后仍覺得不過癮,便又買了一套,買回來又看了好幾遍,里面的那些思想在今天也仍有著重要的意義。”興之所至,盧彥還拿起了其中的一本《毛澤東文集》,翻到其中做著標記的一頁給我們一字一句地讀了起來。“有機會的話,你們也可以讀一讀,從中會得到不少的收獲的。你會從中深切地體會到工作是如何做出來的——認真全面地考慮到每一處細節。”盧彥合上書的同時,對我們語重心長地說道。
如今社會上出現了一股公務員熱,許多大學生都熱衷于報考公務員這一“鐵飯碗”,對此,同樣身為公務員的盧彥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要想真正做一個好公務員,他首先不是一個公務員,他首先必須到社會去鍛煉、去實踐,沉下心去了解社會上大部分人共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有了這些作基礎,再有吃盡天下苦的決心和毅力,那么他做什么都可以了。”
采訪的最后,盧彥用簡短的一句話表達了自己對母校和同學們的祝福:“衷心地祝愿母校越來越好,祝愿學弟學妹越學越實!”
精彩對白:
大學生一定要清楚為誰而學,如果是為自己,那么遲早會走偏,而且一定會走偏。而如果為國家,為整個行業發展而學,那就不會走偏。即使走偏了,也一定會回來的。
采訪手記:
不忘過去的他,與母校有著不盡的淵源;腳踏實地的他,完成了多個身份轉變;用心干事的他,堅守工作崗位與背后的責任;酷愛讀書的他,認真地從書中汲取每一分精華;關心學弟學妹的他,希望我們實踐、實際、實事求是……
人物素描:
喜歡讀書,敢于實踐,在自己的崗位上用心做事……他堅信:中國人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