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香明,1994年考入北京商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財政金融系貨幣銀行學專業,1998年畢業后進入北京市財政局工作,曾任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客戶服務部高級經理,現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交易規范部主任。2003年獲得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2005年9月攻讀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曾獲北京市直屬機構團工委優秀青年、銀監會第三屆青年論壇一等獎等獎勵。
在百度中輸入“包香明”,會發現他常以特約評論員、特約觀察員的身份出現在《金融時報》、《天下財經》等著名財經類媒體上,被稱為“證券之星”、“大師”。在金融街通泰大廈我們見到了校友包香明,帥氣中亦顯儒雅,沉穩中透著干練。
青春校園
1994年9月,包香明走進了大學校門,來到北京商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財金系貨幣銀行學專業。談到母校的教學,包香明感觸頗深:“學校非常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為我工作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印象很深的是當時教政治經濟學的張新葆老師,他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很好地培養了我們的實踐能力,讓我們受益良多,在后來工作中我多次體會到這一點。”
包香明認為大學是學生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走向社會的前站。在這個小社會里,不僅要學習,還要動手實踐。因此在校期間,包香明在搞好自己學業的前提下,積極做好各項社會工作。包香明的努力、勤懇和樸實得到了老師、同學們的認可,通過競選他成為財金系第二屆學生會主席。大四時,在他的帶領與組織下,財金系排球隊表現出色,一舉奪得了校排球聯賽的冠軍。談及這些,包香明總會說:“成績的取得有賴于北京商學院這個集體給予我一個以學習為第一要義的大環境,有賴于財金系學生會這個忙碌的地方給予我一個從學習到實踐的小平臺,有賴于各位老師和同學的信任與幫助。是學校培養了我,鍛煉了我。”
事業閃光
大學畢業后,包香明來到北京市財政局,做了一名公務員。學生時代所積累的能力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先后在外事處等五個部門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得到了領導的一致認可。并在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直屬機構團工委優秀青年。工作期間,他在職攻讀了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研究生。2003年畢業后,他毅然放棄了留在曾記錄他五年青春歲月的市財政局工作,選擇進入了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
從財政到金融,工作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轉變,包香明主管的工作是金融工作中業務能力要求非常高的部分之一,困難可想而知,但這恰恰成了他的助推器,為他增加了動力。他以身作則,知人善任,很快打開了工作局面。三年多的時間里,從研發部到發行服務部,又從發行服務部到客戶服務部,直至成為了客戶服務部的高級經理。2006年第三屆銀監會青年論壇,經過層層考核,包香明從全國近2000名論壇參與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堅持學習
隨著我國金融創新步伐的不斷加快,包香明有了新的壓力,他感到自己的知識不夠用,2005年,他又考取了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攻讀國民經濟管理專業。
“學習是一種人生態度”, 包香明一直用行動踐行這句話。工作期間,他還在《金融時報》、《證券時報》、《天下財經》等著名財經類媒體發表《債市發展攻守平衡》、《收益債券市場率曲線的代表性內涵考察》、《國債預發行“有利可圖”》等多篇文章,指導人們投資。
包香明說,金融人要有點雜家的博學。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他除了潛心研究金融理論、關注金融發展趨勢外,還會讀一些國外的經典教材來吸收和借鑒外國的經驗和理念,此外,他也喜歡讀一些哲學、美學方面的書籍,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他還提到了“向未來學習”。在信息社會中,人們的時間傾向性是將來。人們必須學會如何根據現在預測未來。向未來學習實質上是“向想象學習”、“向靈感學習”或稱為“向未來的經驗學習”,實質上就是要經常生活在創意思維的世界中。一個人要敢于想象你不曾體驗過的東西,然后從中學習。去夢想未來,跳躍的靈感往往從中產生。
感恩母校
從1998年畢業到現在,包香明經常與以前的老師、同學聯系,既有業務上的往來,又有情感上的交流。他說,北京商學院讓他感受了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在大學期間學到的知識使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淺。
包香明十分關心學弟、學妹們的成長和發展。他建議學弟、學妹們在大學期間要著重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金融是發展很快的學科,在校期間應該好好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日后的工作做好準備。在校期間,能夠學到的金融知識面廣而雜,應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因為學習涉及的領域多,就增加了以后就業的機會。其次,學校是一個打基礎的地方,除了學習書本知識外,更要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應多參加社會活動,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工作中除了過硬的專業知識外,更需要與領導、與同事溝通,溝通始終貫穿在工作的整個過程中。在工作中,一個人就算有再高的理論知識,倘若缺乏一定的溝通能力,也不能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完美地展示給別人,更有甚者,由于溝通不當,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揚帆遠航
在同齡人眼中 ,包香明是成功的,因為他有著鮮紅的證書、領導的嘉獎、員工的認可。然而在他自己眼中,證書、嘉獎只是領導和同事們對自己以往工作的肯定,這一切應當屬于在工作中給予自己大力支持的領導和同事們。
作為金融戰線上的一名跋涉者,包香明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自己的人生才剛剛起航。在今后的工作中,他會繼續秉承財金人“奮勇拼搏、勇爭第一”的優良傳統,努力鉆研業務知識,爭取在工作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