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優秀畢業生,保送至中國科學院大學攻讀研究生,三年綜測、績點均位列專業第一,參與國際化妝品科技大會并發言。
楊澤茹,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北京市優秀畢業生,成績名列前茅,廣泛參與各項活動,參與“晝夜節律護膚”主題書籍的編寫工作,個人書寫逾六萬字;擔任學習委員、校資助宣傳大使等職務;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獲得“科技助老優秀志愿者”稱號。參與國慶七十周年群眾游行33號“從嚴治黨”方陣,并獲先進個人表彰……一幀一頁盡是她用努力與實力譜寫的青春華章。
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大學,在楊澤茹的眼里,更多的是深夜實驗室前靜謐的月光,是夜行路上的橘燈暖照。在學習時,她的生活是簡單而平靜的,每天往返于宿舍、餐廳、圖書館三點一線,勤學不輟,常常深夜才回寢室。
從初中起,她每天都會拿出自己的小本子將每天的計劃一件件列出來,做完一件事就從本子上劃去。
她說:“要清楚自己每天的任務,這樣不但學習效果能夠提升,也能鍛煉自控能力。”正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好習慣才鑄就了她的今天。
一兩次的好成績或許是運氣,但連續三年綜測、績點第一名絕不是巧合。楊澤茹認為,考試一般側重基礎,在課下多花時間掌握基礎是拿高分的關鍵。勤奮刻苦是她學習最大的秘訣:“我大一至大三幾乎天天都去圖書館,有空就去實驗室,雖然有時會感到疲憊,但內心總是充實而又愉快!”
學無止境,楊澤茹選擇了中國科學院大學作為保研目標院校,奮斗路上,她一直在追求更廣闊的學習天地。
她說:“人生不應該是原地踏步的,更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只有一直保持一顆求知的心,人生才能更加豐富多彩。”
興之所在處 自得其樂
多嘗試、勤付出也是她大學生活的信條,大學期間,她參加了校內外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最初,參加國際化妝品科技大會其實并不在她的計劃之內。“當時只是想去長長見識,沒有想到竟然在大會上收獲這么多。”楊澤茹說。幾天活動下來,她不僅了解了化妝品應用前沿知識和市場情況,還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碰撞、融化知行壁壘,拓寬了自己對行業理解的角度。
她說:“參會期間,每天的日程都是滿滿當當,幾乎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即便如此,楊澤茹也沒有后悔過這個選擇,因為她認為自己的收獲遠大于付出。“你永遠不知道驚喜什么時候會到來,所以要用一顆期待的心去面對生活,不要畏懼嘗試。”楊澤茹說道。
課余時間,楊澤茹還積極參與了志愿活動,在甘家口社區幫助老人的過程中,她意識到,如今中國科技高速發展帶來許多便利的同時,也為一些老年人帶來了很多的不便,老人們對新科技的接受度和學習力普遍較弱。意識到這些問題后,她開始積極幫助老人們認識、了解、學會新科技,增加生活的便利程度,最終獲得了“科技助老優秀志愿者”稱號。
楊澤茹還代表學校多次參加瑜伽比賽。“上大學之前我并沒有接觸過瑜伽,只是知道這是一項非常優雅又有力量的運動。”楊澤茹說。步入大學,她才與瑜伽“零距離”接觸。每次比賽、訓練,她都需要在兩校區來回跑,但是這對于熱愛瑜伽的她來說算不上困難。
她說:“如果只是把瑜伽當作一個工具,會很難堅持下去,要把運動當成一種生活方式,這樣才會完全接受并享受它。”
聚散卻有時 情誼莫相忘
光陰匆匆流逝,鐘擺搖轉不止,大學生活在每天的朝暉和晚霞中緩緩落幕,而那些美好的回憶卻在楊澤茹心中越發清晰明亮。
“北工商會為努力的你提供足夠的機會和平臺,能遇見我的老師和同學是我在北工商最美好的事情!”她激動地說。
憶起北工商,映入楊澤茹腦海的,是恩師王敏對自己的耐心引導;是實驗室師兄師姐的群情歡洽;也是自己忙碌過后,夜色傍身,滿幕繁星的悠然自得。
“我們走的每一步都在為未來做出選擇,希望大家不負韶華,勇敢追夢。”楊澤茹寄語學弟學妹們:“沒有墮落偶然中鑄就的成功,只有自律嚴格后成就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