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2020年11月29日,輕工科學技術學院黨委組織40余名教師黨員到房山區黃山店“紅色背簍精神”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活動以觀看縮編版《紅色背簍》電影開始。電影講述了王福山(原型為王硯香)同志響應黨的號召支援山區建設,回到自己的家鄉黃山店當供銷社營業員的故事。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黃山店供銷社承擔了全公社540多戶、2800多口人的日常所需。但是這些人口分散居住在山溝、山腰的50多個行政或自然村中,人們甚至為了買一盒火柴都要翻山越嶺步行幾十里的山路。為了不耽誤生產隊的生產和方便人們日常生活,王福山同志主動送貨上山,身背裝滿三四十公斤貨物的背簍攀山越嶺,使村民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買到生產生活用品和交售零星的農副產品,被人們親切的稱為“背簍商店”。
然后,大家一起觀看了“紅色背簍”事跡展。年級稍長的同志沉浸在了當年到供銷社打醬油、買農具的回憶里,年輕的同志則充滿好奇的打量著鋤頭、耙子、煤油燈等農具和日常用品。但是大家的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背簍商店”極大地方便了群眾、服務了人民,受到了山區人民的歡迎和稱贊,體現了我黨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
在“背簍精神”的感召下,在教育基地巨大的黨旗下,學院黨委書記鄭福平同志帶領大家重溫了入黨誓詞,再一次莊嚴地對著黨旗進行宣誓。
最后,全體黨員都背上了“紅色背簍”,重走了當年王福山們走過的崎嶇山路,切身體驗一次紅色背簍精神。轉眼新中國成立已經七十余年了,現在的黃山店村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背簍商店”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堅定跟黨走、堅決聽黨話、堅持為人民”的“紅色背簍精神”仍在代代相傳。大家紛紛表示,我們應該將“紅色背簍精神”跟自身工作相結合,不忘初心傳道受業,牢記使命教書育人,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鞠躬盡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