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學校舉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暨學校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系列培訓第二講,邀請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學柔性器件創新中心主任、人工感知聯合實驗室主任陳曉東教授分享一流學科建設經驗。學校黨委理論中心組成員、全體中層干部線上參會。會議由副校長劉敏華主持。
陳曉東教授以《創新驅動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快速發展的實踐與思考》為題,介紹了南洋理工大學這所迅速崛起的年輕國際化大學及其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世界排名演變,并緊扣“頂尖的教授、優秀的學生、規范的管理、先進的理念、卓越的研究、自由的學術、先進的設備、充足的經費”八方面,全方位闡述了對世界一流學科的感悟與認識。他介紹到,南洋理工大學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致力于創新驅動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在招聘和管理一流的師資隊伍方面,著力在全球招聘、慎重引人、精細服務和大力支持上下功夫;在建設高水平的行政和技輔人員隊伍方面,使用嚴格的同行評議和招聘程序,加強考核評價激勵,發揮“三人成眾”的合力優勢;在招收優秀的學生和博士后方面,開設交叉協同課程、制定工作學習計劃、開展國內外實習;在開放和共享學科研究平臺方面,聚焦平臺打造和運用、提升教學質量、實施科技教學改革、推進需求導向的研究方向、與校內研究機構緊密合作。四方面的協同并進推動實現了提升教學質量、引領卓越科學研究、開拓跨學科研究領域、推進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四大目標。他分享了南洋理工大學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即“大刀闊斧、力推改革的革新風貌和不改初心、繼續前進的發展魄力”,并重點介紹了南洋理工大學2025年戰略計劃,即“學術研究、加速影響、轉型學習、跨領域學習、轉型創新、智慧校園、NTU社區、穩步進取”等八大關鍵舉措、“教育、科研、社群、創新”四大核心支柱和“人才、財政、技術”三項重點規劃,并總結建設世界一流學科要在“拔尖創新人才、科教協同創新、學科交叉融合”三方面發力,得出“一流大學做生態、二流大學建平臺、三流大學開作坊”的重要結論和啟示。
在交流互動環節,劉敏華副校長和學校中層干部分別就借鑒世界一流大學發展經驗、學科建設、研究平臺、科研成果轉化、本科教學、教師招聘考核評價、校園建設等問題進行提問,陳曉東教授認真解答了我校干部的問題,分享了南洋理工大學及有關學科的經驗做法,提出了建議舉措。
劉敏華副校長在講話中指出,陳曉東教授的講座精彩實用、案例豐富、含金量高,一是傳授了先進的教育理念:以追求卓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緊密依靠團結教師、行政和技輔人員以及廣大學生和博士后,眾人拾柴火焰高;二是介紹了良性運行的機制:行政和技輔人員考核激勵機制、學科群建設機制和科研平臺運行機制等令人印象深刻;三是蘊藏了諸多啟發性細節:在人才招聘、需求導向、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帶給人啟迪和思考。他要求參訓干部從宏大教育理念和細節配套機制兩方面相互結合印照,更好消化吸收南洋理工大學成功發展的經驗,并期待今后兩校進一步深化交流,推動國際化發展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