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安排,
“黨的群眾路線既然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方法,也應該是我們每一個干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方法,更是我們當干部的良藥,可以治好我們的官病官氣;是營養素,可以使我們精神煥發,不斷進步,延長政治生命。”孫堯東書記的一番開場白,強調了群眾路線的重要性,并以此拉開了黨課的序幕。
孫堯東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和多年的工作經歷,從“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主人的觀點”、“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目的的觀點”、“牢固樹立群眾是裁判的觀點”三方面暢談了對群眾路線的認識。他認為,領導干部堅守黨的群眾路線,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掌握群眾工作方法。黨課從理論上分析了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現實意義,重申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群眾路線的論述,同時結合大量的史料、當今社會的案例和學校工作的實際,分析了如何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
孫堯東指出,學校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樹立人民群眾是主人的觀點,要做到:一要熱愛人民群眾、熱愛師生,注意培養對人民群眾、對師生員工的深厚感情;二要尊重人民群眾,尊重師生;三要從體制機制制度上落實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落實師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依法治校,民主辦學;四要善于做人民群眾的引導工作,做師生的引導工作。他強調,做好師生引導工作,一定要處理好兩個關系,即:既要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又要教育引導他們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他人、學校和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既要服務于師生的根本利益,又要善于解決師生的合情合理合法的具體利益。
孫堯東認為,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高校就是要做到,所有的校處級領導干部、黨政機關和后勤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是為師生服務的,都是師生的公仆。即:一要堅持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都應該是為師生謀利益,除了師生的利益、學校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不能以權謀私;二要堅持極端負責任地工作,勇于承擔風險和過錯;三要把對領導負責與對群眾負責統一起來;四要善于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注重決策前的深入調研,也要注重校情民意調查。
孫堯東強調,要堅持人民群眾做裁判,自覺接受師生的監督,誠心接受師生的評判,堅持尊重民意選用干部。
孫堯東希望全體校處級干部不僅要注意掌握群眾工作方法,更要在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下功夫,在建立和完善體制機制制度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