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北工商

首頁» 新聞資訊» 媒體北工商

【瞭望】近14億人“吃”出超級產業

新華社《望》雜志就新時代我國食品產業的發展對我校校長孫寶國院士進行了采訪,刊發于2019年第56期雜志,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新世紀前15年,食品工業產值年均增速達19.3%,遠遠高于同期GDP增速

◆2010年,中國食品產業總產值9400億美元,超越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并一直持續至今

對于志存高遠的中國食品巨頭們而言,走出去絕不僅僅是圖生存,更是整合全球產業鏈,更好謀發展

時代呼喚一個不僅大而全,且全而精、全而優的新食品產業

 除了水果,還有五斤散雞蛋,當時感覺很不得了了。時至今日,北京某科研機構工作人員柏先生對上世紀80年代中期剛參加工作時,單位發的春節福利依然印象深刻。

當時月工資也就一百多塊錢,雞蛋兩塊多一斤,五斤雞蛋就是十幾塊。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柏先生感慨,改革開放初期,生活物資總體上依然比較匱乏,那會兒雞蛋都算是飯桌上的稀罕物,老百姓舍不得經常吃,可不像現在,超市里什么都有。

稀罕物如今已進入尋常百姓家,這背后是中國食品產業在過去幾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且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品種類日益豐富,14億人不僅填飽了肚子,且吃得越來越好。

吃熟食創造了地球人,食品制造活動是人類文明的邏輯起點。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看來,食品產業的現代化水平正是一國經濟發展程度、人民物質生活質量,乃至一國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識。

如今,中國依然在現代農業、工業社會和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融匯碰撞中闊步向前,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正在引領人們去嘗試新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對于這個已經填飽近14億人肚子的超級產業,現在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滿足中國人越來越挑剔的食品多元需求。

工業社會催生超級產業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最初從事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每天能吃三頓餃子。在柏先生回憶中,即使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想要吃得有油水還是很困難的單位食堂做個白菜炒肉片,其實也沒幾片肉

從莫言的三頓餃子,到柏先生眼中不得了五斤散雞蛋”“幾片肉,都印證著先賢民以食為天的樸素訓誡,也傳達出人們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對于豐裕飲食的渴望。

在漫長的農耕文明階段,中國創造了璀璨的東方飲食文化。但對上世紀70年代以前物資匱乏下的中國普通人而言,飲食條件注定只能滿足日常溫飽。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開始了比較系統且穩定的食品工業發展。然而,受經濟水平和計劃經濟模式影響,水平較低且發展緩慢。至改革開放前期,人民溫飽雖逐步得到解決,但多是窩窩頭,少見白饅頭,缺肉少蛋更是彼時的一種常態。

官方數據顯示,1978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糧食、豬肉、禽類、鮮蛋消費量分別為152千克、13.7千克、1.0千克、3.7千克,248千克、5.2千克、0.3千克、0.8千克。

真正的改變,始于改革開放。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速度的加快,一座座城市開始擴張,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大批農民如涓流入海匯入城市。從1978年至今,中國的城鎮化率以平均每年超過1個百分點的速度提升。

由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邁向高度分工合作、快節奏、人口集聚的工業社會,為中國食品工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需求和歷史機遇,一個大規模、標準化、高度分工合作的現代化食品產業迅速崛起。

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之后,中國加入WTO,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主要農產品生產已由過去的長期短缺轉為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余、結構性過剩階段,食品工業迎來了發展的關鍵期。

統計顯示,新世紀前15年,食品工業產值年均增速達19.3%,遠遠高于同期GDP增速。2010年,中國食品產業總產值9400億美元,超越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并一直持續至今。

走出去整合全球產業鏈

2018年年中,一則來自大洋彼岸的消息讓中國食品界感到振奮:加拿大2018年度食品行業領軍獎正式揭曉。其中,最大的亮點是肉類行業的領軍獎最終由喜旺(SiwinFoodsLtd.)公司摘走。這是該獎項成立以來,首次有中國投資企業獲此殊榮。

出于烹飪歷史、飲食習慣等原因,西方國家在西式肉類加工方面有著先天優勢。2004年,由于彼時國內在西式低溫肉制品方面的加工技術尚不成熟,喜旺集團懷著虛心求教的態度在加拿大設立產品研發中心。

事實證明,這一步棋不僅為喜旺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還帶動了整個肉制品行業食品安全管理、工藝技術等方面的提升。

走出去,在全球范圍進行資源配置,實現產業鏈的全球布局——這是中國食品工業發展近年來出現的一個重大變化。

中國近14億人口,每天消費的食物約251萬噸,而且在消費升級的帶動下,對品質的要求逐步提高。北京工商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談到,城鄉居民收入持續穩步增長、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城鄉及區域發展差距縮小等因素,將推動食品整體需求穩步增長;而中產階層人群的壯大又驅動食品消費正由生存型消費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費加快轉變。消費環境的深刻變化,對食品工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進口食品的增加,就是一個典型的表現。根據海關數據,2017年,我國從187個國家(地區)進口食品142.9萬批、5348.1萬噸、582.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9%36.5%25.0%

與此同時,多年來粗放式發展累積的環保問題爆發,包括食品工業在內的整個工業發展的環境承載力下降,食品工業重點地區保生態環境的壓力持續加大。

多重壓力下,中國的食品企業不斷將觸角伸向海外:2012年,光明食品集團以12億英鎊的價格收購維他麥60%的股份;2013年,雙匯以71億美元全資收購美國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Smithfield”2014年,中糧集團收購總部位于荷蘭的全球農業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Nidera51%的股權;2018年,伊利集團成功收購泰國本土最大冰淇淋企業Chomthana……

對于志存高遠的中國食品巨頭們而言,走出去絕不僅是圖生存,更要謀發展。

光明食品是國內食品巨頭中在海外市場布局比較早的公司,短短數年之內先后并購或控股了10余家國外食品或食品相關企業。這其中的合作對象既有資源型企業,也有分銷網絡和采購體系,還有研發機構。

比如,光明食品此前收購的澳大利亞瑪納森是一家多元化的食品公司,擁有或代理超過70個知名食品零售和供應商品牌。通過瑪納森這個集成的平臺,光明已經成功把蜂蜜、堅果等澳大利亞優質食品資源引入國內,同時也在積極推動大白兔奶糖等品牌食品通過瑪納森在澳新地區的分銷網絡走出去,進入全球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大踏步的走出去,中國食品企業可以參與國際資源配置,將歐美的資源、技術和食品品牌,與中國的市場、勞動力等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各個市場的比較優勢,從而突破傳統生產要素約束并且可提升企業價值。長遠看,中國食品企業參與國際資源配置將有利于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美譽度,有利于增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從而促進行業在成本、利益和效率上取得平衡。

吃好呼喚新未來

在任何一個時代,吃得好總是普遍的飲食追求。但伴隨時代變遷,的內涵也因時而異。解放之初,對于餓肚子的人民而言,吃飽可能就意味著好。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更多聚焦于雞鴨魚肉蛋奶等產品。

其實現在也不太想吃肉了,要控制體重,得減肥。柏先生笑言,現如今吃起了小時候吃得不想吃的地瓜、玉米、素菜,越來越成為身邊親朋好友的一種普遍偏好。

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糧食、豬肉、禽類、鮮蛋消費量分別為110千克、20.6千克、9.7千克、10.3千克;農村居民人均糧食、豬肉、禽類、鮮蛋消費量分別為155千克、19.5千克、7.9千克、8.7千克。這與改革開放之初的數據形成鮮明對比。

偏好變遷再次踏著中國社會發展的鼓點。一方面,中國居民恩格爾系數已降至0.30以下,進入了聯合國劃分的0.200.30的富足區間。中國人均GDP也即將跨越1萬美元的中等收入大關,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的內涵愈加廣泛。

另一方面,部分國民由于不盡科學作息和飲食習慣引起的慢性病也快速增多。2017年《柳葉刀》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肥胖人口已達9000萬,占比超美國達到世界第一,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

 中國居民對食品的消費正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費轉變,呈現營養化、健康化、風味化、休閑化、高檔化、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戴小楓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這意味著成為吃得健康、安全、營養和個性的潛臺詞。

對于食品產業而言,從追求生產率和優化加工工藝向高品質、高營養、高技術含量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轉變,滿足近14億人更為多元新需求的號角已經吹響。換言之,時代呼喚一個不僅大而全,且全而精、全而優的新食品產業。

精致、優良是傳統中華飲食文化中傳承千年的底蘊。映射到食品制作上,是嚴格的用料,精湛的刀工,火候的拿捏,器皿的選擇,更是匠心的堅守。

如今,新食品產業迫切需要匠心,且需要匠心以遠超傳統的寬度和縱深重塑產業。孫寶國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現代食品產業涵蓋了原料控制、食品加工、質量安全控制、裝備制造、物流配送和消費等多個環節。針對我國目前食品領域因缺乏全產業鏈系統化布局及各鏈條之間的有效銜接,而導致的食品原料浪費嚴重,產后加工環節可控性差,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可追溯性和解決能力較弱等問題,要推行從餐桌到田間的全產業鏈條的一體化建設,打通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的隔閡,避免食品原料到食品產品的產業鏈條脫節,形成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加工、儲存與運輸過程的主動控制技術體系。

同時,吃健康、吃營養等新需求也意味著要更加重視食品綠色加工、低碳制造和品質控制等核心技術,攻克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和工程化成套加工裝備,解決涉及食品綠色優質加工制造、資源高效利用、提質減損、節能減排降耗以及食品產業升級的深層次問題,提升食品產業的標準化、連續化和工程化技術水平。

此外,人口老齡化對食品消費市場的產品結構也產生重大的影響。孫寶國還提醒。傳統中華文化熏陶出家里第一碗飯盛給長者普遍習俗,但人口日益老齡化的中國,尚未建立系統的老年人專用食品生產體系,難以滿足人口數量日益增加的老年群體需要。

 

马牌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双面数字筹码怎么出千| 历史| 永利百家乐开户| 百家乐官网游戏出售| 百家乐游戏打水方法| 沙龙网上娱乐| 百家乐博弈指数| 淘宝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园有限公司| 手机百家乐官网能兑换现金棋牌游戏| 利记现金| 基础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新锦江百家乐娱乐| 百家乐官网平台注册| 大赢家即时比分| 威尼斯人娱乐城老品牌值得您信赖lm0| 金道百家乐游戏| 噢门百家乐官网玩法| bet365投注网| 百家乐水晶筹码| 百家乐官网网娱乐城| 水果机游戏机| 百家乐赌场技巧论坛| 坟地风水24穴| 百家乐官网赢钱海立方| 大发线上娱乐| 大发888老虎机苹果版| 威尼斯人娱乐城官网lm0| 星际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现金网开户平台| 赌场回忆录| 六合彩开奖查询| 97玩棋牌游戏中心| 大发888娱乐场是真是假| 泰山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张家港百家乐官网赌博| 娱网棋牌游戏大厅下载| 百家乐必胜课| 百家乐官网连锁| 百家乐官网庄闲必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