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現代教育報》在學習強國平臺上報道了我校輔導員的戰“疫”行動,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面對席卷全國的新冠病毒疫情,北京工商大學學工隊伍吹響集結號,按照學校統一部署,立即從“假期模式”切換至“戰‘疫’模式”。24小時在線,關注每日安全報送、摸排學生信息、上報統計數據、聯系湖北學生、關心留校學生、開展網絡引導、護航心理健康,成了輔導員的“新常態”。在這場戰“疫”中,北工商輔導員們用愛心、細心、耐心書寫著戰“疫”日記,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力以赴。
系好安全帶:提升安全防護意識,積極護航心理健康
怎么戴口罩最安全?如何合理搭配飲食提高免疫力?如何利用家電幫你除病毒?這些防疫小妙招是輕工科學技術學院輔導員凡震向學生群里轉發最多的內容。他說道:“這些看似簡單的防疫小妙招組合上陣,不僅成為同學們自我防護的利器,也成為提升學生安全防護意識最直接見效的‘高招’”。
藝術與傳媒學院輔導員姚悅在完成每天摸排任務的同時,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減壓降負,緩解焦慮,引導學生堅定信心,學會自我調適,積極應對學生在疫情心理應激狀態和心理問題,培育健康心態。此外,在學院公眾號開辟疫情心理健康知識專欄,進行心理知識的普及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法學院輔導員朱艷新依托“新研心麗”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室,面向全體心理骨干發出倡議書,通過恪守初心“我服務”、提升能力“我學習”、共克時艱“我踐行”,號召心理骨干學習心理應激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生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安全活動。當得知學院一位同學因疫情無法及時購買到心理治療藥物,朱老師第一時間多方溝通,在學院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及時為該生提供購藥途徑,朱老師更是細心地為學生講解了疫情時期復診的建議和注意事項,陪伴學生度過難關。
遠赴重洋求學的64名學子,雖不在國內,但他們仍舊被數學與統計學院輔導員李鑫掛念。李老師主動通過微信、QQ等方式與他們保持“點對點”聯系,及時掌握學生動態,確保信息上報無“死角”。他在海外學子最焦慮的時刻,用一條條疫情的通報、一句句暖心的問候、一串串溫暖的字符,疏導著焦慮,安撫著情緒,傳遞著信心。在了解到學生無法在愛爾蘭購買到防護口罩的情況后,李老師多方聯系,成功為學生配齊口罩并于近期寄往愛爾蘭,用實際行動守護學生的健康與安全。
把好方向盤:破除網絡謠言,筑牢網絡思想陣地
當“搶購雙黃連”、“喝酒抗病毒”、“環保酵素抑菌殺毒”等謠言不時出現,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鄧浩為避免學生輕信上當,及時查閱資料,收集官方信息,不間斷在朋友圈、微信群宣傳最新防控知識。同時,鄧老師動員團學骨干開展“粉碎抗疫謠言”工作,主動破除網絡謠言,引導學生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做好一名抗“疫”網絡安全知識的宣傳員。
經濟學院輔導員薛瓅老師化身網絡“知心姐姐”,用心育人,以情動人,結合當前疫情,積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她策劃“研途攜手,守望花開”系列活動,制作10余篇精品推送,撰寫網文《我已經長大,但請你先不要老去》,在學校“輔導員陪你宅在家”專欄中,錄制朗誦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教育同學們要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懂得感恩與陪伴,用聲音向同學們傳遞溫暖和力量。
數學與統計學院輔導員劉玢老師充分發揮黨班團協同優勢,積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學生線上召開“勇敢戰疫網絡主題班會”、“同心戰疫情,黨員樹先鋒”、“同心戰疫,團員青年為愛發聲”等活動,面向學生發布權威疫情情況,開展科普宣講,學病毒知識、學防控要點,把抗疫的感人故事帶給學生,凝聚人心,傳遞堅定的抗疫信念。
做好發動機:發力教學就業形成合力,激發成長進步動力
“老師,我家住在偏遠的小鎮,這里沒WiFi,用手機流量聽網課實在太貴了,我該怎么辦?”當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出這個問題時,食品與健康學院輔導員李欣萍馬上行動起來,基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基本數據,迅速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排查、統計遇到此類問題的學生,并將相關信息上報給學校,為學生申請上網流量專項補助。此外,李老師積極動員學優生,組建“云輔導”學業幫扶小組,開展線上學業幫扶工作,幫助學困生查漏補缺,組織各班班長、學習委員等學生骨干認真做好課堂筆記,及時分享給班級同學。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周黎在做好工作之余,鼓勵學生組積極創作抗“疫”作品,表達對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念,對白衣天使的深深祝福,對生命與生活的無限熱愛。此外,她還鼓勵各小組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如利用三維繪圖軟件進行立體設計,利用身邊材料依托專業知識對作品進行包裝修飾等方式,在響應學校“足不出戶”號召的同時,通過“云創作”探索學科知識,激發學生成長動力。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輔導員胡洋主動將就業指導工作下沉,積極組織畢業生黨員開展“領航計劃”,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創新創業、考研出國、專業實習、求職就業等全方位咨詢。通過線上直播和分組指導等形式,量身定制深度幫扶、朋輩領航助力夢想!首期直播課程《考研基本攻略》已順利結束,學生反響強烈、取得良好效果。
疫情當前,每名大四學生的就業都牽動著外國語學院輔導員張悅的心。她圍繞“云就業”開展工作。每天花費大量時間搜集招聘信息,將最優質的崗位招聘發給畢業生,鼓勵學生認真準備,以最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招聘單位。同時,張老師認真開展就業指導,細心解答同學們最關注的考研復試、出國留學、自主創業等問題,為學生一對一辦理就業生推薦表、三方協議等就業手續。
當好擴音器:宣傳學生典型事跡,激發學子愛國情懷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輔導員李文靜充分調動學生黨員活力,組織本科生黨支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組織豐富多彩的黨員活動,如“致武漢同學的一封信”、“黨員陪你讀書”、“身宅心不宅”系列活動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師帶領黨支部成員以“共抗疫情、愛國力行”為主題,共同回顧2003年抗擊非典和本次抗擊新冠病毒的感人故事,深入愛國育人價值,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理性看待疫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及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的動力和決心。
法學院輔導員段晨明在疫情期間,指導學生黨支部與入黨積極分子以及預備黨員開展線上考察談話,凝聚思想,夯實黨員發展工作。組織黨員同學在線上宣讀《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學生黨員承諾書》,要求全體學生黨員做好疫情的防范和宣傳工作,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力宣傳蘇炳豪、李心怡、孫策、邱思銅等學生黨員參與一線防疫的先進事跡,彰顯學生黨員“用青春踐行初心使命,用熱血筑起防疫戰線”的責任與擔當。
理學院輔導員張慧娜在做好本職工作外,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積極主動參與社區和學校執勤服務工作,對進出社區和學校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登記,以及參與社區巡邏等工作,做好有關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進行宣傳和安全提示,工作任勞任怨,兢兢業業,與廣大學生黨員并肩戰斗在第一線,防疫執勤傳愛心,甘做黨員“疫”先鋒。
做好質檢員:精準摸排全面關注,絕不遺落一個死角
藝術與傳媒學院輔導員徐亮是湖北人。疫情發生后,徐亮老師沒有退縮,而是勇挑重擔,經學校黨委批準,徐亮老師擔任由28名在鄂師生黨員組成的湖北師生臨時黨支部書記。面對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徐亮老師第一時間動員支部成員,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發布在鄂師生倡議書,提醒每日健康通報,征集抗疫文藝作品。同時,徐老師面向在鄂142名師生進行線上問卷調查,梳理在鄂師生現狀、困難、建議,整理網課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校。在徐老師的帶動下,黨支部的28名黨員活躍在北工商在鄂本科生群、研究生群、湖北學生家長群,在各項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梳理信息報送表,查看防疫工作通知,檢查統計數據,組成了輕工科學技術學院劉晶老師的“一日三餐”。用劉老師的話來說,“EXCEL中的每一行,是由衷的牽掛;EXCEL中的所有行,是沉淀的責任;體溫“36.5”,傳的是數據,報的是平安;整齊的“收到”,留的是叮嚀,回的是已看;反復的VLOOK,查的是漏項,核的是風險;最終的透視表,統計的是所在地區的分類,了解的是你們當中誰深陷困難,你們的平安是我每日最好的定心丸。”
每天清晨,沖著奶粉,看著娃,盯著學生報平安,初當奶爸的經濟學院輔導員馬騰老師有條不紊地開啟了新的一天。自除夕夜接到任務起,馬騰老師就對自己負責的17級390名學生建立“一人一檔”,通過微信群、QQ群、電話等,全面排查所帶學生情況。“一個不能錯,一個不能少”就是他對自己工作的要求與堅守。馬老師的妻子是北醫三院的一名醫生,作為即將要支援武漢的預備隊中的一員,每天都要認真地參加各類行前培訓,時刻準備著奔赴前線,一家人短暫的團聚時刻有時只能通過語音來連接。“你放心,家里有我,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是馬老師對愛人最溫情的承諾。
紙短情長,靜待花開,在這場守護學生生命安全的戰“疫”中,北京工商大學的輔導員們用行動書寫初心,用奉獻彰顯大愛,用踏實的努力、真誠的陪伴和實實在在的關心譜寫輔導員抗“疫”之歌。莫道浮云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北工商全體輔導員將繼續貫徹《教育部思政司黨支部致全國高校輔導員的一封信》的精神,充分發揚斗爭精神,時刻保持戰時狀態,以更加堅強的黨性,更加有力的行動,全力守護學生平安健康,為打贏疫情防控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