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網對我校校長孫寶國院士進行了專訪,并將采訪實錄以《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加快推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為題發表在人民網教育頻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李依環)“如今,北京工商大學的發展已經步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的新階段。”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建設,從人才培養方面來講,要注重培養創新型人才;從教育教學方面來講,要增強教師自身的創新能力,更要增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能力。
今年5月,北京工商大學被正式確定為北京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據悉,該校始于1950年辦學,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由北京輕工業學院與北京商學院合并,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院并入組建而成。建校70年來,學校已形成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為新中國培養了15萬余名各級各類專門人才。
“雙一流”建設為中國高校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人民網: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從高校發展來說,“雙一流”建設也面臨很重要的節點。您覺得“雙一流”建設對中國高等教育而言,起到了什么影響和作用?
孫寶國: “雙一流”建設對于中國高校現在的發展、未來的發展,影響都非常深遠。首先,“雙一流”建設給中國高等教育、高校,未來50年、100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這個方向就是世界一流。世界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學科,這兩者是相互關聯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要有大量的世界一流學科來支撐。“雙一流”的提出,讓每個學校都找到了自己發展、努力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來講,它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另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認為“雙一流”建設也是百年大計。2021年,我國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后開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北工商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在北京市屬公辦本科院校分類發展的定位當中,被正式確定進入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的行列。高水平研究大學的目標也正是實現“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
從北工商的未來發展來說,今年是我們建校70周年,等到建校100周年——2050年,正好是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節點。到那時,北工商要努力建成具有商科、輕工和食品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距離這個目標還有30年的時間,我們學校完全有信心可以實現。進入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迎來重要發展機遇,北京工商大學也將抓住機遇,迎頭趕上。
一流大學必須要建好一流本科
人民網:對標“雙一流”建設的目標和規劃,北工商當前有哪些舉措?
孫寶國:一流大學必須有一流的本科。2018年,教育部強調要“以本為本”,實際上我校在2014年就提出了“本科為本”的發展理念。為什么要這么提呢?本科是大學辦學基礎中的基礎,要建成一流大學首先必須建好一流本科。當然,當時我們提一流本科也是根據北工商的實際情況來定的,首先要把本科的基礎夯實。因為我校在2018年才拿到博士點授權,盡管我們2012年已經開始進行博士生培養,但只是在特殊項目上的探索,這是由北工商的校情決定的。
對于一流本科建設,我們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個標志性的指標——“369”。“3”是本科生的考研和出國讀研的比例要超過30%,這個指標2019屆畢業生已經實現了;“6”是指本科生六級通過率超過60%;“9”是本科生四級通過率超過90%。為什么要提“369”呢?面向開放、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我國需要更多能在國際舞臺上交流、交往的人才,在這方面來講,外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369”當中,英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第二,大學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在學生為人、成人上下功夫。在培養學生的誠信方面,2014年起,我校在學生的學術、考試方面推出了“集中統一考試”制度,學生們稱之為“千人大考”。我們的期末考試由學校統一組織,學生們在體育館一起考試,目的是以考風促學風,從杜絕考試作弊入手,培養學生的誠信品德。
此外,不管是本科教學還是從事科學研究,高水平的教師隊伍至關重要。近年來,在打造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方面,北工商非常下功夫,師資隊伍水平整體提升非常快。首先,對招考新入職教師嚴格把關,不僅要求教師善于教書育人,對心理健康素質、道德品行還特別增加了實測環節;其次,近幾年,我校教師隊伍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超過了70%,許多重要的科研項目,“80后”“90后”已經開始承擔重要職責。這為北京工商大學的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世界一流大學也應該有一個一流的校園。我們看到現在許多大學校園非常漂亮。當然,不追求千篇一律,每個校園都不一樣,每個學校特色也不一樣。所以,校園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對我國的學生來說,一般是18歲左右開始上大學,高考完后,對未來都充滿著期望和美好幻想。如果可以在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里學習,對學生來講,也是非常必要的條件。
著力發揮學科的特色鮮明優勢
人民網:北京工商大學是專業特色非常鮮明的學校,和行業對接也非常緊密。我們了解到,學校之前提出,要努力建設一個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如何怎樣理解這個“特色鮮明”?
孫寶國:每個學校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北京工商大學的專業特色是由歷史延續下來的。我們現在寫進學校章程的表述是:到2050年,建設成為具有商科、輕工和食品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商科、輕工和食品三個學科,是由學校的歷史形成的特色,并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成為了學校的優勢,并且發展勢頭越來越好。
從商科的發展來說,北工商這幾年在區域經濟,特別是縣域經濟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國內一直處在領先地位,另外,在一些對外經濟發展以及自貿區的研究當中,我們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從輕工業方面來講,我們突出輕工的特色,比如,香料、香精、化妝品以及塑料制品等,都屬于這個領域的研究,我們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優勢,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具有競爭力。
從食品工程來說,學校始終倡導風味、健康雙導向的理念。一是要好吃,二是吃了以后要有益健康,這也是食品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的食品學院全稱叫食品與健康學院,全國叫食品與健康學院的大學還不多,大部分叫食品工程。我校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去年排在全國第103位,今年已上升至世界第48位、全國第10位。到2050年左右的時間,希望食品專業能夠達到全球前20位或者前10位,真正建成世界頂尖學科。
全力以赴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人民網:今年也是北京工商大學建校70周年,站在這個特殊節點,您覺得學校還需要從哪些方面發力,來實現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
孫寶國:我們這幾年提的叫“凝心聚力”,首先是大家統一思想、統一認識。1999年我校的定位是本科型院校;2008年我們提出教學型院校,由教學型院校向教學研究型轉變。我們提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這“三步走”,我們剛走了“一步半”,當前進入了高水平研究大學建設的快車道。這當中我們的思想認識要跟上,全力以赴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這不是大家“干不干”的問題,而是“怎么干好”的問題。
第二個解決的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怎么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從人才培養來講,要培養的是創新型的人才。另外,從老師來講,要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尤其要增強自己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能力。
第三,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必須出高水平的研究型成果。要面向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來凝練科研選題,解決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當中一些“卡脖子”的問題。打鐵首先自身要硬,老師首先要長本事。
第四,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必須是國際化的,包括未來的“雙一流”大學也必須是國際化的。我們要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國際化比例,既要“走出去”也要“請進來”,深入加強學術科研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一流人才的培養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人民網:您剛才提到創新型人才,面向未來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您認為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什么新要求?
孫寶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對于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科,要求也不一樣,但是總的來講,創新型人才具備幾個素質非常重要:
第一,要有創新的意識。不管在哪兒、做什么,都能想著自己的科研、專業能力如何再提高,如何推出一些顛覆性的發明成果、技術等,因此有創新的意識是首位的。
第二,創新人才必須要有創新的能力,必須要知道怎么創新。從理工科來講,通常有一句話,成功的選題就是成功了一半。選什么題,通常看是不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所必須的,是不是學科前沿等,選題從哪里來?選題應該從實踐當中來,這也要求必須具備創新的能力。
第三,創新還必須懂得“他山之石”,從別的學科當中來汲取一些營養經驗,學會學科交叉,能夠善于學習交流。
第四,創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有家國情懷,要有民族情結,要解決我們國家現在急需的、“卡脖子”的問題。
當然,創新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需要大家來協同攻關,領導力和團隊寫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當然,從學校來講,你還要給大家打造一個適于創新的平臺。國家級的、省部級的科研課題,要有相應的儀器和裝備來作支撐。
北京工商大學將助力學子放飛青春理想
人民網:當前即將進入開學季,2020級萌新即將報到入學,進入心儀已久的北工商校園。請您簡單向學子們推介一下北京工商大學。
孫寶國:我本人就是北京工商大學畢業的,在學校學習工作已經40年整。我覺得北工商非常適合青年學子放飛自己青春的理想,不管是在校生也好,或者我們的畢業生也好,現在都有相當多的非常有成就的、非常有影響的人才出現,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也是為大家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成功打下一個堅實基礎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