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歷屆大學生成長的經驗和遺憾,我想借此機會向剛剛開始大學生活、人生新旅程的同學們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點是矯正方向,跑好新起點。同學們從入幼兒園開始到高中畢業一直是有目標的,那就是上大學。可是一些同學上了大學反而失去了目標。我希望同學們要盡快確定大學生活的目標,盡快校正人生旅程的新方向。同學們在考慮個人理想時,要能夠把個人興趣、家長望子成龍期望與高等學校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緊密結合起來,立志做一個頂天立地、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人。我還想提醒同學們的是,要夯實大學一年級這個基礎。大學生活是我們每一個同學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中學時代的各種光環都屬于過去。總結人生的成功與失敗,我們發現原因很多,但是輸在起跑線上的人并不少見。各高校在總結歷屆大學生學習情況時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一年級掛科的學生最多。有人講,大學是一個“外松內緊”的環境,這里沒有了家長的強迫、教師的催促和高考的壓力,但是這里的競爭一點也不亞于中學。我希望同學們繼續保持良好的人生狀態,在大學期間、在人生路上永不懈怠,永不屈服,永不言敗,永不隨波逐流,永遠朝氣蓬勃、奮發向上。
第二點是勤奮刻苦,提高綜合能力。相對中學而言,大學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就是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提的能力。作為“90后”的大學生,你們要更加注重學習、研究、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習能力就是要知道為什么學習、學習什么、怎么學習。還要會制訂學習計劃,會科學安排時間,會進行階段小結;提高研究能力就是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實踐能力就是要通過一切機會,通過參加社團、競選學生干部、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等,不斷磨煉語言表達、社會交往、組織協調能力;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就是要崇尚科學、堅持真理,敢于質疑,敢于批判。
第三點是修身養性,提升精神境界。一要活得有意義,也就是要知道為誰活著、怎么活著。為自己活著的人應該受到保護,為別人活著的人應該受到尊重,為國家、人民和人類而活著的人應該是大學生的選擇。二要生活有規律。要學會訂計劃,學會支配時間,始終做時間的主人,在設定的時間里專心致志地做好應該做的事。三要生活受約束。一方面要受法律規章制度約束,自覺遵守國家法律,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要自覺遵守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真正做到引領風氣、行為世范。四要養成好習慣。本來大學是不該談習慣的,但是我們發現不少大學生好的習慣并沒養成,比如一些同學吸煙喝酒的習慣、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的習慣、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都與健康的大學生活很不協調,希望大家努力改變它們。五要珍惜生命。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呵護生命,維護財物安全。近些年來,高等學校屢屢發生大學生非正常死亡、意外傷害等事件,那些失去兒女的父母痛不欲生的哭喊聲,應該成為同學們永遠的警鐘。
同學們,大學階段是人生最寶貴的時光,希望你們站在新起點,樹立新目標,自覺擔負起時代的重任。
摘自《北京考試報》2010年9月15日高招專版《開學典禮上校長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