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對“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中心”在我校成立簽約進行了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11月4日,“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中心”成立簽約儀式在北京工商大學舉行。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司長熊紹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建華,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出席大會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友視頻致辭。簽約儀式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左敏主持。
該中心在北京工商大學已有的食品大數據基礎上,通過與國內權威科研院所、機構等的聯合,利用遙感數據、氣象數據、衛星數據、歷史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等,呈現數字化,數據化,數智化的全球食物地圖 。目標通過3-5年建設,建立起全口徑的全球食物種類、分布、產能、商品化比例等基礎數據庫;通過統計和歸納分類,建立起影響全球食物產出和供給變化及波動的重大事件因素基礎數據庫;利用基礎數據資源建立的數據模型,實現動態演化運算并通過利用AI賦能等現代技術手段,實現對全球食物動態的感知——即分析研判、預測和預報等,為國家相關部門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撐;為市場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參考和提示;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專業數據服務等。
北工商將發揮在食物領域的比較優勢,通過深入合作和跨學科協作,對全球食物生產和供給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高校的科研成果和應對解決方案;航天信息將聚焦糧食與物資儲備領域,利用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能力,服務保障糧食安全;國家氣候中心作為我國氣候和氣候變化監測預測評估的國家級業務單位,將強化學科交叉融合和產學研結合,明確研究目標方向,凝練重大科學問題和研究任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落實和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大食物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為中國和世界的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會上進行了簽約儀式,各合作單位共同簽署了合作文件。簽約儀式后舉辦了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中心暨全球食物地圖第一次工作會議,就研究中心理事會成立、人員組成以及相應組織機構等議題進行了討論,會議通過了理事會組成及人員任命。
新聞鏈接:https://www.hubpd.com/#/detail?contentId=5476377146885049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