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日,《經濟日報》理論版刊發了我校語言與傳播學院連少英教授發表的署名文章《重構國際傳播格局講好中國發展故事》,這是我校新聞傳播學科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又一重要突破。
文章指出,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國大力推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初步構建起多主體、立體式的大外宣格局。同時也要看到,美西方對我國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西方媒體的中國經濟“崩潰論”不斷翻新,破解一系列難題,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
文章認為,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我國有獨特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提供堅實底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提供成功經驗。然而,也要看到,隨著媒介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媒介應用場景的改變,網絡空間的輿論形態更加復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營造于我有利外部輿論環境十分重要。
為此,文章提出,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著力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一是要創新體制機制,統籌安排產業布局、機制創新、關系協調、技術應用等;二是要推動數字技術賦能,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表達、區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三是要發揮文化力量,持續增強開展國際文化業務的綜合實力、內生動力和國際競爭力;四是要提升我國經濟話語權,創新表達方式、增強國際認同,形成兼具解釋力、傳播力、影響力的敘事框架,講好中國經濟發展故事,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連少英教授來自語言與傳播學院新聞系,同時擔任學院經濟新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為學院研究中心高水平研究成果建設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2024年12月份,語言與傳播學院成立經濟新聞、品牌傳播、媒體話語、中國故事敘事四個研究中心,旨在加強新聞傳播學科和外語學科交叉融合,凝聚學院科研方向和學術亮點,助力我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
《經濟日報》(2025年6月4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