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官网-澳门威尼斯人儿童地带_百家乐博彩免费体验金3_全讯网1932888.com (中国)·官方网站
日前,學校志愿者參加“相約北京”冬季體育系列測試活動冰上項目測試活動,人民網對此進行了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在冰立方服務的志愿者
4月10日,“相約北京”冰上項目測試活動收官。這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幕前最重要的一次模擬。根據“相約北京”組委會的安排,本次冰上測試活動吸納的志愿者人數為1026人。
“模考”交答卷
北京2022蓄勢待發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300天之際,“相約北京”測試活動迎來收官日。從2月寒冬中張家口和延慶賽區飄蕩的雪花,到4月暖春里北京賽區5大場館剔透的冰面,冰雪交相輝映之下,這次“模考”交出了一份令冬奧人欣慰的答卷。
場館賽程對標奧運
“變形”有條不紊
對標奧運,能測盡測,應測盡測,是“相約北京”測試活動的根本原則。
北京賽區5大冰上項目場館中“年紀最大”的首都體育館,是冰上測試活動中唯一要在同一天進行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轉場的比賽場館,面臨著6天7次,在兩小時內完成防護墊、形象景觀、攝影機位、場地臨建、制冰等轉換工作的挑戰。經過測試活動期間的數次磨合,首體“變形”已能做到有條不紊。
上演“變形記”的還有國家體育館和國家游泳中心。作為殘奧冰球賽事與輪椅冰壺賽事的舉辦場館,這兩座2008年的競賽場館要完成從冬奧到冬殘奧、無障礙設施與無障礙流線的全面改造升級。從更衣室到賽場的無障礙坡道、輪椅假肢維修站、無障礙坐席、高低位售賣臺,冬殘奧會期間,運動員和觀眾將在這里感受到“無障礙”體驗。
“我們根據奧運賽時的賽程進行了多方面的測試,特別是這次冰上測試,進行了很好的冰面轉換,以及雪上和冰上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轉換工作,檢驗了硬件,磨合了隊伍,對于我們這支隊伍的鍛煉,是至關重要的。”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說。
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表示,無障礙運行流線以符合殘疾人比賽需求進行設計,落客區盡可能接近場館,洗手間、更衣室盡可能靠近比賽場地,為殘疾人運動員提供最大便利,做到了認識到位、工作到位、保障到位。
全方位保障冰面質量
制“平原上最快的冰”
北京冬奧的制冰技術對標奧運的同時,也在努力超越。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系統制冰的大道速滑館,它的終極目標是成為“平原上最快的冰”。
“我覺得沒有理由說這里不能成為最快的速滑場館之一。我們會努力找到正確的參數將之變成現實。”加拿大的資深制冰師馬克說。
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表示:“冰上項目比賽場地冰面標準很高,無論是場館室內溫度、濕度,還是冰溫、水質,我們的場館團隊都能夠從細節入手,確保冰面質量。”
張家口和延慶賽區的3個雪上、滑行項目競賽場館群,在2月的測試期間同樣得到了各方的認可。雪車雪橇競賽組織專家諾蒙茲·科坦斯認為,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他到過和服務過的最好的場館,場館設施和運行功能會讓到訪之人享受其中。
科技冬奧助力防疫
無死角沉浸式觀賽
走進冰上測試活動期間的五棵松體育館,看一場冰球比賽的同時,也能體驗一場科技秀。
觀眾能從多角度立體觀看比賽的精彩瞬間定格,不受位置限制360度無死角觀賽,感受新技術“子彈時間”。現場和遠程觀眾還可以用VR頭盔進行沉浸式觀賽,通過手機實現從不同角度的“自由視角”觀賞賽事。在館內漫步,還有可能偶遇搬運、消殺、掃地、擦窗等智能機器人。防疫科技不得不提的還有體溫計“創可貼”,它是目前全球最小、最精準的可穿戴式連續智能測溫設備,檢測精度可以達到0.05攝氏度。只需貼在腋下的皮膚上就可以在手機App上看到自己的實時體溫,實現對場館工作人員體溫連續實時監測。
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部長于德斌表示:“測試活動結束后,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尤其針對問題和不足,加快補足短板、漏洞,不斷完善預案方案,加強培訓演練,做好充分準備,迎接一次又一次賽事檢驗和大考。”下一次大考,將在今年10月到來,一系列國際性的賽事將進一步檢驗北京冬奧籌辦工作。一往無前虎山行,撥開云霧見光明。北京2022,蓄力再戰!據新華社
他們是冬奧服務“先行軍”
“通勤”距離63公里
“大家清晨起床,每天工作八小時”
據冬奧組委志愿者部介紹,這次冰上項目測試活動期間,他們與各高校一起,指導和協調各場館,進行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宣傳培訓、保障激勵以及賽事服務、觀眾體驗等工作,同時積累工作經驗。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運行團隊的志愿者副經理王若冰介紹,各個學校為測試活動挑選的都是協會和學生的骨干。
冰立方運行團隊志愿者經理張舒介紹,“我們的志愿者3月27日入駐場館,之后和場館各個領域進行前期的磨合和崗前培訓。4月1日正式開始服務,到4月10日,大家服務了14天。”
王若冰介紹,志愿者團隊在冰立方里承擔賽事服務、媒體運行、注冊票務、禮賓接待和頒獎典禮的工作。“學校到這個國家游泳中心,大概需要63公里。大家清晨就要起床,趕上班車去賽場,每天兩班倒,每天工作八個小時,非常辛苦。”
張舒介紹,“200多名來自高校的志愿者分布在冰立方場館各個領域,除了參與輔助協助作用,也展現了青年的風采和智慧,在這個過程中,對場館的運行也會形成經驗。”
志愿者“對口”服務
退役國旗班士兵擔任升旗手
這次活躍在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里的大學生志愿者,一類為通用志愿者,一類是專業志愿者。
在五棵松體育中心,北大學生王嵩珉作為退役國旗班士兵,成為頒獎儀式最專業的志愿者升旗手。王嵩珉就讀于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本科。舉行頒獎儀式時,王嵩珉會扛起國旗,走到升旗區域,將國旗掛到旗桿上,手托國旗。待升旗儀式開始,將國旗緩緩升起。
首都體育館的高校志愿者來自體育、語言、醫學領域的四所高校。 場館團隊志愿者經理丁莉婷介紹,全部164名通用、專業志愿者,活躍在從語言服務、攝影運行、餐飲、交通、賽事服務、志愿者管理到反興奮劑等15個業務領域,保證了測試活動展開。
國家體育館志愿者團隊負責人郭鍇介紹,此次“相約北京”測試活動,志愿服務的工作完全按照北京冬奧會的流程走下來。“這次測試活動雖然沒有外國運動隊參賽,但是語言類的志愿者還是招募了一些,從為北京冬奧會進行測試的角度說,語言類志愿者的使用、管理,整個環節都必須測試一遍。”
測試活動中,場館運行團隊也盡量讓學生們的專業在他們的志愿崗位上發揮作用。“比如在冰立方,一些同學是學計算機的,我們會讓他做一些自動排班、編程方面的工作。如果是學中文的,或者新聞傳播的,會把他放到媒體服務領域。”張舒說。
志愿者鄭宇軒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在場館期間在專業技術組,負責現場專業設備的維護保障,在安檢門攔下造成干擾的設備。他與小組的志愿者同學一同繪制了冰立方場館專業設備的分布圖,便于每日設備巡檢過程的執行。
志愿者本質是奉獻
“我們為冬奧查漏補缺、積累經驗”
在冰立方, 出生于2002年的魯欣冉,是本次測試中年齡最小的志愿者, 他擔任團隊人員管理組的組長。“我覺得志愿服務有時間要去做,沒時間擠出時間也要去做。” 魯欣冉認為,做志愿者的本質就是在奉獻社會,是無聲地反哺社會。
北京大學的“燕陣志愿服務體系”招募了專門面向冬奧服務的“雪燕”計劃志愿者。柴騰就是“雪燕計劃”的一分子。柴騰在冰立方的綜合事務組,協調餐飲、交通、物資、排班、信息上報、宣傳材料采集,以及前期各項準備和培訓、注冊工作。“我們志愿者既是一個答卷人也是考官,我們可以測試志愿服務領域里面的各個工作機制。”柴騰說,“我們充當著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查漏補缺、積累經驗的先鋒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冰立方冰壺場館內有固定溫度和保密要求,只有部分志愿者在比賽場館服務。同學們堅守自己分配到的崗位,從沒有發生過違規進入場館的行為。
劉王玥曾是北京大學冰球隊隊員,參加過一屆大學生冰球比賽。但本次測試活動中,他堅守冰立方冰壺比賽的場館,身處最忙碌的通信組,他和隊友們幾乎從早晨6點到晚上9點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及時記錄場館中的通信。
測試活動讓年輕人成長
“服務經驗讓我收獲頗豐”
這次測試活動中,北京師范大學60余名師生志愿者投入到“冰絲帶”14個業務領域的志愿服務工作中。志愿者們表示,測試活動讓他們得到了歷練和成長。
劉子祎曾是一名國家一級健美操運動員,也是本次測試活動中賽事服務領域的志愿者。“我們領域的工作內容主要負責‘冰絲帶’賽事期間安保線內的觀眾服務,比如觀眾客流管理引導、看臺服務管理等。”
王華林在志愿服務的這段時間里,感受到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時需要的嚴謹,有很多平時想不到的細節需要考慮,“比如在我的服務過程中,就需要事無巨細地進行車輛檢查和調度,讓車流有序來到國家速滑館,這樣的工作經驗讓我收獲頗豐。”
測試活動讓這些習慣了學校生活的年輕人,體會了平常難以接觸的場面。比如在冰立方,志愿者們針對輪椅冰壺測試,接受了相關培訓,增長了見識。“我們這次在志愿者培訓中加了一個環節,學習如何更好地向殘障人士提供服務的培訓,這個培訓也是讓同學們了解殘障人士的需求。”張舒說。
正像國家體育館的交通志愿者在面試時所說的,“如果我能夠做好‘相約北京’測試活動和2022北京冬奧會的志愿服務,無論在什么崗位上,我都覺得這是自己價值的體現。”
郭鍇介紹,正是感到這份工作有所收獲,有所回報,大學生對成為“相約北京”測試活動和2022北京冬奧會的志愿者抱有極高的熱情。“這次工作證明了他們的價值,希望參加了此次‘相約北京’測試活動的志愿者能夠在2022北京冬奧會上成為志愿者骨干。”郭鍇說。
為冬奧會儲備資源
“他們將成為冬奧志愿服務骨干”
從本次測試活動中五大冬奧場館團隊組成結構看,志愿者群體已經成為測試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未來他們也將成為北京冬奧會期間志愿服務隊伍中的骨干。
國家體育館在測試活動中招募了232名志愿者,其中162名學生志愿者來自北京交通大學等八所高校。由于國家體育館承接的冰球項目,將是冬奧會參賽人數最多的項目,涉及12支男隊、10支女隊,國家體育館所需的志愿者團隊也最為龐大。
國家體育館還要承接冬殘奧會冰球比賽。郭鍇表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國家體育館所需志愿者數量將遠遠超過此次測試活動的232人。
首都體育館這次測試花樣滑冰與短道速滑項目,兩個項目間需要進行場地的轉換。這是首都體育館面臨的一個挑戰,需要大量的人力。秦宬庚作為轉場團隊志愿者,需要待在離冰場最近的崗位。秦宬庚說,他和伙伴的任務,是要在半小時內,在冰面上完成場邊護墊更換和裁判席轉換,為接下來專業人員調整冰面作準備。
志愿者為場館正常運行工作,他們的表現也是這次測試活動的一部分。首體志愿者團隊的李犖介紹稱,志愿者工作日志三天收集一次,統計志愿者工作概況,再向上反饋發現的問題,為之后首體承辦大賽積累經驗。
除了冬奧組委和各場館,各大高校也在為北京冬奧會積攢志愿服務人員資源。“志愿者基本都是00后,很多都是大二大三的學生,需要在科研、課業和志愿服務之間進行平衡。不過大家的心愿,都是希望能在畢業前可以參加冬奧會的服務。”張舒說,“冰立方也是在做儲備的工作,希望這批隊伍可以保留到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他們就像我們的先行軍,已經和場館進行了磨合。希望我們的志愿者會在各個領域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同時回到學校進行宣講,招募更多專業更匹配的志愿者。”
新聞鏈接:http://bj.people.com.cn/n2/2021/0411/c14540-3466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