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舉辦新文科建設及商科數字化轉型論壇,北京考試報對此進行了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8月28日,新文科建設及商科數字化轉型論壇舉行。旨在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加快商科數字化轉型,以新文科建設和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為主題開展學術研討。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武世興在主題報告中提出,在數字化時代從文科教育理念、組織形式、專業內容創新等方面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數字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前提,是影響甚至決定高等教育質量的重大戰略問題,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指導性。
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焦李成作的報告,從當前教育體系人工智能布局對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現狀和挑戰進行了梳理,明確了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特質,依據學校自身特色,他提出從培養體系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積極構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融合”的新模式。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作的報告,以社科研究的語言學轉向和財經研究的語言學轉向為出發點,重點解讀了會計與語言學的內在連接,重新審視會計行業的發展歷程,提出會計信息形式質量定義和形式質量指數,從語言的視角創新性地提升會計學科發展以及數字和文字的協同表達。
廣東財經大學校長于海峰的報告圍繞智能時代新商科人才培養的內涵,分別從價值引領鑄魂、商技融合強基、通專結合育人、跨學科交叉拓新、智慧賦能提質、實踐創新培優等角度,提出要立足時代要求,以智能技術為引領,打造新商科通識課程群,堅持強化立德樹人、鑄牢價值信念培養智能時代新商科創新性人才。
北京市教委教育信息化處處長張憲國作的主旨發言,根據當前教育數字化戰略轉型的形勢,明確“七個全面”工作目標、十一項重點工作任務和四項措施,提出從理念引領、機制為先、問題導向、應用為王和安全為要等方面共同推動智慧教育發展機制建設,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前瞻部署,統籌推進,充分發揮信息化驅動在新時代下的引領作用。
北工商黨委書記黃先開作的報告圍繞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新要求、趨勢和挑戰,以商科數字化轉型為目標創建數字未來中心,構建商科個性化人才創新培養模式,打造智慧教育一體化平臺,從“專業管理”為主導向“課程管理”為中心轉換的管理新模式,實現以“個性需求、能力導向、學習驅動”的商科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塑造高等教育的新形態。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建軍作的報告,以金融科技學科理論和技術為背景,著重探討面向金融行業的方案、課程體系和平臺建設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重點在于學科建設中的技術、理論基礎、前沿問題等方面深度拓展,專業建設中的培養不斷完善,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機制,推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合肥工業大學校長助理劉心報教授作的報告,從新經管的內涵出發,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對企業經營決策各方面的影響,深入探討了新經管創新人才培養中師資隊伍建設與人才引進、課程體系重構與與教學模式變革等內容,提出積極構建以能力為導向的“培養目標——教學過程——質量提升”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與會專家通過論壇探討交流,進一步明確了智慧教育的發展重點,梳理了新文科建設和商科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戰略和目標,為學校打造數字未來中心以及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提供新思路和實踐經驗,為今后更好地服務數字化高等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本次論壇是由北京工商大學主辦,北京工商大學數字未來中心、相關學院和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服務專委會承辦。
新聞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cvudfHxSvObGz8OXWj7b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