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學網對“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中心”在我校成立簽約進行了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11月4日,“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中心”成立簽約儀式在北京工商大學舉行。
據介紹,“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中心”是在北京工商大學已有的食品大數據基礎上,通過與國內權威科研院所、機構等的聯合,利用遙感數據、氣象數據、衛星數據、歷史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等,呈現數字化,數據化,數智化的全球食物地圖,采用 AI智能運算、計算及監控等,實現對全球食物可持續產出和供給變化的動態感知,針對性地開展預測和演化過程的研究,實現對全球食物產出和供給變化的動態感知、預測與演化的研究,為國家相關部門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撐;為市場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參考和提示;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專業數據服務等。
該中心將包含4大類的建設內容和研究方向——基礎數據庫的建立,數據和運算模型的建立,中長期動態感知研究、預測和預報,建議和應對措施的提出。力求落實和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大食物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
在致辭中,北京工商大學校長郭建華表示,北京工商大學和參加合作的各方決定成立“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中心”,發揮各個合作院所和機構在食物領域的比較優勢,通過深入合作和跨學科協作,對全球食物生產和供給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我們的科研成果和應對解決方案。與各方合作成立的多元化交叉合作團隊將匯聚各種資源和力量,有針對性地確定科研課題和研究方向,以科學、嚴謹、創新的態度開展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工作。
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司長熊紹員表示,“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中心”的謀劃和成立,極具前瞻性、引導性和戰略性。參與共建單位國家氣候中心作為我國氣候和氣候變化監測預測評估的國家級業務單位,在這個研究平臺中將發揮積極和重要作用。
會上進行了簽約儀式,各合作單位集體簽約,共同簽署了合作文件。
簽約儀式后,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中心暨全球食物地圖第一次工作會議,就研究中心理事會成立、人員組成以及相應組織機構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新聞鏈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69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