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海淀區(qū)融媒體中心對我校大二學生梁彥擔任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志愿者的事跡進行了報道,現(xiàn)將全文轉(zhuǎn)載如下: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成功驚艷世界,與志愿者群體的付出與努力是分不開的。近日,記者電話采訪了正在北京冬殘奧會場館進行志愿服務的梁彥,她是北京工商大學大二的學生。當談及自己這段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志愿服務的經(jīng)歷時,梁彥笑著告訴記者:“雖然進行志愿服務的時候比較辛苦,但是當外國友人在接受了我的幫助后,對我用中文說出‘謝謝’的那一瞬間,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種子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種下
在談及成為志愿者的原因時,梁彥告訴記者,她對于志愿服務的憧憬緣于小學。在2008年的夏天,剛剛成為小學生的梁彥第一次來到鳥巢觀看奧運會。在會場里,一位位穿著藍色短袖上衣,跑前跑后為現(xiàn)場觀眾服務的志愿者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快樂又充滿熱情的身影鼓舞了我,當時我就想,等我長大以后,也要和他們一樣,成為一名幫助他人的志愿者。”
雖然對于當時小小的梁彥來說,“成為志愿者”只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但是這顆種子一旦種下,就迅速生根發(fā)芽,影響了她的很多未來選擇。
“因為有了這么一種信念,在之后的生活中,我都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比如在中國科技館擔任展廳解說,在暑運期的北京北站進行旅客引導,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擔任建黨百年志愿服務等。”梁彥回憶道,“我在中國科技館做解說志愿者時,正上小學四年級。當時場館給了我一大本書,要求把里面全部的發(fā)明信息記下來。我就背呀背呀,最后背到了只要隨便提到其中一個發(fā)明,我就能迅速把相關(guān)內(nèi)容背出來的程度。因為我表現(xiàn)優(yōu)秀,還被評為了‘優(yōu)秀小小志愿者’。”
隨著志愿經(jīng)歷的不斷積累,梁彥也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志愿者的責任和義務所在。在得知北京2022年要召開冬奧會這一消息時,梁彥積極把握住這個機會,申請成為一名志愿者。而多年的志愿服務的經(jīng)驗,也成功幫助梁彥在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順利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的一名志愿者。
沉著冷靜做一名成熟的志愿者
“在知道自己負責的是交通領(lǐng)域的志愿服務時,我還是有點忐忑的。一方面,我本身對交通領(lǐng)域并不熟悉,另一方面,我是我們學校唯一負責交通領(lǐng)域的女生,所以多少有一些緊張的情緒。但是,經(jīng)過十幾天的工作和相處,這里發(fā)生的事情、認識的人、交到的朋友,都讓我覺得彌足珍貴。”
梁彥告訴記者,交通領(lǐng)域的志愿者是場館中最辛苦的工作之一。不僅每天服務的時間長,主要的工作場所還是場館外面的廣場。“奧運會開幕式那天,晚上足足有零下十幾度,我身上貼了有史以來最多的暖寶寶。”梁彥笑著介紹。
在志愿服務期間,梁彥也遇到了許多在之前培訓中未曾接觸過的緊急狀況。有一次,梁彥正在交通服務臺值班,一位國際奧委會成員急急忙忙地沖到服務臺前請求幫助。這位外國友人告訴梁彥,自己乘坐T3車輛來到了比賽場館,但是在下車時不小心將手機遺落在了車輛的后座。由于一直忙于工作,他直到比賽結(jié)束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機遺失了。等到他前往停車點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所乘坐的T3車輛早已開走了。
梁彥迅速做出反應,一邊安慰這位焦急的求助者,一邊緊急聯(lián)系T3調(diào)度的師傅。但是由于閉環(huán)內(nèi)車輛的路線非常復雜,司機師傅的訂單一波又一波,能否找到手機也是一個未知數(shù)。最終,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這位求助者的手機被順利找回。
“把手機遞給他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自己身上那種遇到事情沉著冷靜、做事情井井有條、工作認真負責的特性。這段經(jīng)歷也讓我意識到,自己真的長大了,已經(jīng)是一個獨當一面的成熟的志愿者了。”梁彥告訴記者。
3月7日是梁彥的20歲生日,也是她在冬殘奧會冰立方場館提供志愿服務的日子。“在冬殘奧會的崗位上度過生日是十分有意義的,我可以在生日之際,向世界傳遞良好的中國青年形象。在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參與志愿服務的經(jīng)歷,也是我給自己的最有意義的一份生日禮物。”
新聞鏈接:http://hdb.bjhdnet.com/hdb/content/202203/14/c3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