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內容開放平臺報道了我校評選首屆“四優”研究生導學團隊,現轉載如下:
什么是良好導學關系、如何構建良好導學關系、怎么健全導學關系評價保障機制、怎樣以良好導學關系助推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探索和實踐,日前,北京工商大學舉辦首屆“四優”研究生導學團隊評選活動。活動現場,15支優秀導學團隊同臺展示,200余名師生評委綜合評判,近10項可推廣的導學團隊建設經驗脫穎而出,評選活動引發超6.8萬人次在線瀏覽。
這場評選是北京工商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構建良好導學關系為抓手,以學術能力培養為牽引,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和人才培養機制,全面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縮影。
進入決賽的15支導學團隊分別由長江學者、歸國優秀人才、知名教授和優秀青年教師擔任導師。各團隊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傳道和授業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創新研究生指導方式,潛心研究生培養,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育人經驗。食品與健康學院劉新旗教授放棄中糧首席科學家身份,投身教育事業,潛心營養學產學研一體化攻關,帶領導學團隊以“蛋白資源開發與營養食品研究實驗室”為陣地,攻克關鍵技術,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以高質量科研引領人才培養,近五年發表高水平論文60余篇,建成的大豆肽生產線為60多家企業新增產值70多億元,大豆肽制劑得到高度認可。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錢立軍教授帶領的導學團隊,提出“思想提升為先導、能力培養為基礎、鍛造師資為支撐、師生情感共通為保障”的“四位一體”研究生培養指導思路,形成了“跟進式與引導式相結合”的“分階段、全方位”的研究生能力培養模式,培養的研究生科研成果豐碩,為行業培養了一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法學院陳敦教授帶領導學團隊,厚植家國情懷,弘揚法治精神,將研究焦點放在與社會民生相關性更強的民事信托和公益信托領域,尤其關注心智障礙者的法律保障研究,讓信托給心智障礙者和失能失智者家庭帶去希望之光。經濟學院王軼教授帶領的導學團隊,胸懷“國之大者”,堅持經世濟民,以團隊主持承擔的重要科研項目為練兵場,建立“項目+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一生一策、因材施教”,堅持“分工授業、協同育人”,在導學共同體構建、學術能力培養、就業能力塑造等方面形成了成功經驗。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寇紅江表示,良好導學關系是辦好高質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石,今后,學校將持續以立德樹人優、導學關系優、科研成果優和團隊發展優為評價標準的“四優”研究生導學團隊創建為抓手,充分激活情懷、責任、信任、卓越因子,創新導學團隊育人模式,促進思政教育與科學研究同向同行,培育更多精神共鳴、價值認同、學術共進的導學共同體,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貢獻北工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