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學校和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2021中國區域金融第十屆年會召開,新華社對此進行了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新華財經北京2021年4月25日電(臺艷 楊昕辰)2021年4月23日至24日,由中國區域金融年會理事會與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區域金融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和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2021中國區域金融第十屆年會在北工商召開。來自相關部門、各科研院所及高校、知名期刊、金融機構、企業等在內的近300位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士出席會議,并圍繞“不確定環境下的區域金融創新”這一主題的最新學術研究,進行了廣泛交流與深入研討。
4月24日上午,大會隆重開幕,開幕式由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倪國華教授主持,在介紹完與會嘉賓后,倪院長對演講嘉賓和參會人員齊聚北工商表示了歡迎和感謝。隨后,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黃先開教授、河北金融學院副校長韓景旺教授和中國縣域經濟報社社長劉彥廣先生分別在開幕儀式上致辭。黃先開書記在致辭中向與會者介紹了學校的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情況,他表示探討“不確定環境下的區域金融創新”,既是對時代提出的重大經濟金融問題的回應,也與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之初既有的使命和目標一致。這次會議是業界與學界互動的一個平臺,必將推動區域金融理論的交流和進步。致辭結束后,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教授主持了論文頒獎儀式。
第二階段主旨演講由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區域金融工程中心主任、中國區域金融年會理事長楊德勇教授主持。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教授發表了題為“宏觀經濟運行:若干需要關注的問題”的主旨演講。李揚教授認為目前需要關注三個宏觀層面的問題:一是,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以及歐美主要國家保持擴張性政策的情況下,全球經濟進入緩慢復蘇階段;二是,中國經濟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如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2021的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呈現季度性的前高后低格局,貨幣供給增長將不亞于世界其他國家,政府債務風險管理是未來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之一;三是,全球債務泛濫,巨額債務處理將是后疫情時代最重要的任務。
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創始秘書長楊再平教授就“有效區域金融運作需政府與市場積極互補互動”發表演講,通過分析區域經濟成因、區域金融運作機制以及區域金融運作效能的基礎上,探討了政府、市場與區域金融之間的互補互動關系。他進一步指出,在轉為內循環為主以后,需要進一步打破地方壁壘及其自成體系的大而全小而全諸侯經濟,大力發展省際貿易及專業化分工,內向細化深化開拓國內市場。
教育部金融教指委副主任吳曉求教授發表了題為“現代金融的本質”的主旨演講,他指出現代金融的本質就是創造資產的流動性。金融的發展需要彈性,而彈性主要來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體來看,主要通過科技推動,來促進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的提升,同時注重金融風險的管控。最后,吳教授還強調,傳統金融更關注過去,不關注未來,而現代金融打破了線性的關系,更加關注未來,更加關注不確定性,更加關注成長性。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發表了題為“金融科技與區域金融發展”的主旨演講,他簡要闡述了金融科技對現代經濟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他指出數字經濟改變了傳統經濟學領域關于規模經濟、范圍經濟、貿易比較優勢理論等方面理論框架,將金融服務延伸至金融系統之外的其他市場主體中,如企業和居民,這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務的邊界、范圍和對象。金融與實體經濟一樣,具有空間集聚、物理集聚、地理集聚特征,而科技尤其是數字技術對這些產生了革命性影響。此外,數據本身也成為了一種生產要素,很多地區尤其是東部沿海城市掌握了大量非標準化、非結構化的數據,如果采集管理運用一定能提高普惠金融的深度、廣度。因此,金融科技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供應鏈金融。最后,周誠君強調,在發展金融科技的同時,需要注重數據隱私及市場壟斷問題,以及保證金融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吳衛星教授結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了以“低借高貸:網貸市場復雜投資者的信用套利”為題的主旨演講。吳衛星教授利用人人貸超2億條數據研究了精明投資者的信貸套利行為。他指出套利者在P2P借貸平臺以7.31%的年利率借款,以12.53%的利率貸出來賺取差價。與非套利者相比,套利者擁有更大規模的投資組合,他們通過將有限的金額投資于一定數量的貸款來分散信用風險。此外,套利者能夠識別風險更低、回報更高的優質貸款,因此比非套利者的風險調整回報率高1.19%。利用2015年平臺利率定價機制改革這一外生沖擊事件,發現基于大數據進行定價可以防止套利。進一步分析發現,老練的投資者主要通過利用財務杠桿、分散信用風險和識別優質貸款來獲取超額收益。最后,吳教授建議監管機構應密切監控套利行為,不斷評估其后果。
4月24日下午,大會進行學術演講環節。本屆年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術論文投稿213篇,經過論文評審委員會審慎評選,最終確定154篇與會交流。通過線下平行分論壇形式,圍繞“區域金融”、“公司金融”、“數字金融”、“金融發展”、“金融創新”、“普惠金融”、“金融市場”、“鄉村振興”等九大主題,大會共開設十八個平行分會場,與會嘉賓就不同的主題分別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分享和研討。
中國區域金融年會于2011年發起,是全國金融科研與教學機構、政府部門、金融實業部門和工商企業界舉辦的以金融、投資學術和實務交流為中心的專業化、常設性論壇。中國區域金融年會致力于推動金融科研與教學部門、政府部門、金融實務部門和工商企業界的交流合作,組織金融行業和社會金融研究力量開展經濟、金融理論研究,向社會公眾宣傳金融政策、普及金融知識、提高金融理論和金融業務水平、促進各地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教研建設,目的是搭建金融學界與政府部門之間政策溝通的平臺、金融學界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理論與實踐交流、產學研合作的平臺和金融教研機構之間的信息和經驗交流平臺,努力將全國區域金融年會打造成為全國金融研究中心、區域金融合作與建設引領中心和高校金融教學改革試驗中心。
自成立以來,先后在北京、新疆、石家莊、蘭州、鄭州、濟南、邯鄲、呼和浩特、溫州、雄安、北京舉辦過十屆年會,會員高達100多所高校。歷經十年的發展和積累,中國區域金融年會碩果累累,社會影響力迅速提升,獲得了更多實踐部門的參與。年會不僅大力推動了區域金融改革與創新研究,以及中國區域金融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促進了金融領域學科建設和學術交流,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贊譽。未來,中國區域金融年會將繼續努力邀請更多國內外著名經濟金融專家學者參會,推動區域金融研究與國際交流,年會也將繼續推動最新研究成果盡快應用于中國區域金融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為區域金融改革與創新研究及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做出更多貢獻。
新聞鏈接:http://m.xinhua08.com/share.php?url=http://fw.xinhua08.com/a/20210425/19842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