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全國“兩會”勝利閉幕,我校學工隊伍通過網絡、電視、手機客戶端等平臺,及時關注“兩會”動態(tài)、學習會議精神,補充熱點理論知識,在線上線下展開熱烈討論,圍繞“兩會”熱點,結合輔導員工作職責,暢談感想與體會。
數學與統(tǒng)計學院輔導員李鑫:通過學習“兩會”精神,我對高校“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等根本問題有了進一步認識,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更要做好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引導青年學生注意加強基礎知識學習、打牢基礎,培養(yǎng)學生們爭做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食品與健康學院輔導員李欣萍:今年兩會,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帶來了“關于加快提升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案”。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作為一名工保輔導員,我要繼續(xù)引領同學們在民族復興和科教興國中發(fā)揮作用,努力發(fā)揚文化自信和食品自信,為學校創(chuàng)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貢獻力量!
輕工科學技術學院輔導員王丹:就業(yè)是最大的民生。面對歷史罕見的沖擊,國家通過多渠道促進就業(yè),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就業(yè)崗位,穩(wěn)定了就業(yè)大局。這一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無數個小小的“我”勤勞付出,共克時艱的成果。作為一名輔導員,要扎實做好本職工作,培養(yǎng)學生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抱負,以“小我”融入“大我”,與祖國共成長。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輔導員徐海云: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我格外關注教育領域的相關內容。對于十三五時期教育領域改革發(fā)展取得的成就深感振奮。現階段,正值我校全面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關鍵時刻,我作為輔導員也深感責任之重。結合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的本職工作,如何做好這項工作將是我不斷思考的問題,也是我不斷前進、努力的方向。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輔導員張慧娜:作為一名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的輔導員,我特別關注到的是“兩會”當中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教育方面的報告,首先是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在教育發(fā)展領域取得了新成就,教育公平和質量較大提升,其次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領域,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改善,身為輔導員不僅要守住教育報國初心、擔起筑夢育人使命,也要引導學生不斷加強專業(yè)學習,為早日實現生態(tài)文明建設總目標貢獻力量。
人工智能學院輔導員胡洋:今年的兩會適逢黨的百年華誕,也是十四五規(guī)劃開局之年,可謂意義非凡。兩會期間通過的十四五規(guī)劃、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內容,無不令人熱血沸騰;國家對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規(guī)劃,對于5G、AI等前沿的布局,無不讓我們?yōu)橹駣^。作為高校師生的我們,更應在新征程上揚帆起航、破浪前行,以卓越成績?yōu)辄h的百歲生日獻禮!
計算機學院輔導員張燁:全國兩會落下帷幕,科技進步、脫貧致富、醫(yī)療改革,這些關系到廣大民生的關鍵詞無一不振奮人心,這是中國力量的象征,更是以民為本治國理念的最好體現!作為青年學生,只有走得穩(wěn)才能行得遠,樹高千尺,根基要牢,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珍惜在校時光,努力增長才干,在新時代的宏偉藍圖上,增添屬于自己的色彩。作為輔導員,更要進一步加強以學生為中心,站穩(wěn)政治高度、提高思想認識,為祖國培養(yǎng)誠信愛國、堅毅勇敢、有真才實干的有為青年!
經濟學院輔導員路京明: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是實現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同時也是十四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兩會的召開,是一年工作的總結,是新一年任務的開始,從兩會精神中我看到了生命至上、行穩(wěn)致遠以及大國擔當。兩會的召開無疑能夠更好地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求真務實、無私奉獻,為祖國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建設者,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微光。
商學院輔導員趙杰:“臨難不避、實干為要”風格的政府工作報告,體現的是“擔當”二字,彰顯的是初心不改,展示著黨和人民奮斗到底的決心、迎接挑戰(zhàn)的信心,凝聚起砥礪奮進的強大力量,彰顯了偉大的“中國之治”,必將對我國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何其有幸可以成長在國家歷史性轉變的契機,見證中華民族發(fā)展的壯舉。作為新時代的高校輔導員,我們要把握住社會發(fā)展的大方向,堅定“四個自信”,向著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不懈奮斗,通過自己的努力與祖國一起開啟壯麗的新篇章。
國際經管學院輔導員孫碩: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國疫情防控得力,經濟逆勢增長,國際影響力增強,這些都讓今年的“兩會”意義非凡。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馬克思主義“真正共同體”的思想與中華“協(xié)和萬邦”的傳統(tǒng)相結合的產物,順應了時代潮流,為應對“后疫情時代”挑戰(zhàn),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指明了方向。
電商與物流學院輔導員蔡皓宇: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成長成才問題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總書記的心,今年的“兩會”,總書記也是頻頻提到青年,解答青年關心的、與青年息息相關的問題。作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倍感責任重大,需時刻謹記以學生為本,以教育為重,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努力為實現教育強國、培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法學院輔導員王安瀾: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今年的“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殷切希望。我將牢記總書記的教誨,“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y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帶領學生學好“四史”故事、講好“四史”故事,用真實事例和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引導廣大青年學子擔起時代重任和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接力奮斗!
馬克思主義學院輔導員來金雅: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喜迎“兩會”的到來,增強了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動力,也必將激發(fā)出人民群眾更加閃亮的智慧,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將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和學習,為我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更美好的明天不斷奮斗!
外國語學院輔導員鄧浩:萬眾矚目的全會兩會順利閉幕了,滿滿的幸福感,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在學生的調研報告中,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新的變化,鄉(xiāng)村美了,環(huán)境好了,各項社會服務方便了。今年的兩會既有高瞻遠矚的藍圖,也有實實在在的政策,恰逢黨的百年華誕,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做出新的貢獻!
傳媒與設計學院輔導員鄒萍萍:今年的兩會中,“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家校攜手共育”等發(fā)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教育的話題登上了熱點榜。學高為師,既要做“人師”,也要做“經師”,良好的專業(yè)素質是現代教師最核心的素養(yǎng)之一,是教師素養(yǎng)中最重要、最具廣泛牽引價值的部分。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將時刻謹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責任,做好立德樹人的教育工作,以身作則,關注兩會熱點,關注國家發(fā)展,潛心育人,砥礪前行,用責任心和愛心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四次全會教育界委員時指出,要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tǒng)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同育人機制。
這些指導性意見,為我們繼續(xù)做好“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鮮明導向,除文化、教育、就業(yè)等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熱點問題之外,其他輔導員也對“兩會”中科技、醫(yī)療、等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了交流,深刻領會、全面學習會議精神。
接下來,學生工作部將繼續(xù)圍繞學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目標,做好學工隊伍建設頂層設計,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搭建隊伍發(fā)展平臺、創(chuàng)新培訓管理體系,努力建設好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素質全面的高水平學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