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6月19日,食品與健康學院香料香精工程系教師黨支部以“香”遇美好時光,樂享美麗生活為主題,在良鄉校區舉辦科普實踐教學活動,吸引了80余名學生參加?;顒佑牲h支部副書記、系副主任梁森主持。
陳海濤老師介紹了此次實踐教學活動的意義,勉勵大家堅定文化自信,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好專業知識,爭做優秀青年。
白宇辰老師介紹了中國香文化的起源、發展和演變過程。她講到,中國香文化起始于春秋,成型于秦漢,普及于魏晉,成熟于盛唐,鼎盛于兩宋,廣行于明清,香的主要功用是熏衣香體、驅瘟避疫等。在香篆體驗環節,老師們帶領現場學生印香、薰香、品香,零距離感受制香的樂趣,感悟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生活藝術。
張寧老師介紹了香水的基礎知識。她談到,香水是經過調香師將不同香氣的香原料、香精和一定比例的酒精調配出的混合香氣物質,其歷史已經有數千年,如今已經成為人們增添吸引力,散發個性的生活常用品。在香水鑒賞環節,陳海濤、孫杰、王書奇等老師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欣賞和體驗香水的魅力,并指導香水DIY活動,現場學生親手調制香水,享受創作的樂趣,打造了一款屬于自己專屬味道的香水。
參加活動的學生興致盎然、積極互動,認為科普實踐教學發揮專業優勢特色,形式新穎、輕松愉悅。大家進一步加深了對中華傳統香文化的了解,感知到源遠流長香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提升了審美意趣,表示將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