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校友育人效能,匯聚校友社會資源,促進就業服務體系延伸發展,經濟學院于10月28日上午在良鄉主校區舉辦第八屆春華秋實職業發展圓桌論壇。該活動由經院校友會金融分會的精英校友發起,邀請行業內的優秀畢業生回校交流,就如何做好個人職業發展進行深度研討,為在校生介紹不同金融領域的從業特點、就業前景及所需能力等豐富的行業信息。
活動邀請李巖(10級,合眾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債券投資經理)、朱鶴(11級,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研究部副主任)、閆巍(12級,中信保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保險機構業務部副總監)、靳子豪(14級,中信證券北京分公司業務總監)、亓騰蛟(19級,中天證券固定收益北京部自營投資經理)、應魏(校外嘉賓,華能資本服務有限公司風險控制部副主任)、游寧一(校外嘉賓,瑞士銀行有限公司司庫負責人)七位嘉賓出席。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李艷春,本科生就業輔導員楊海燕、王子璇及五十余名本碩博學生參加。論壇由李巖主持。
李艷春對各位優秀校友和校外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由衷感謝,并詳細介紹了學校和學院的發展變化。現如今北京工商大學已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與時俱進,勢頭強勁,學院也聚焦優勢學科專業,聚焦國家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機遇和土壤。學院的優秀校友在各地各行業踔厲奮發,李艷春鼓勵同學們要學會利用平臺資源,借鑒朋輩經驗,明確個人職業方向。
北京大學博士后朱鶴引用宏觀經濟學中的目標函數理論形象地分析了應屆畢業生存在巨大的自我認知誤差和職業規劃偏差,并向同學們強調了個人能力與目標定位匹配的重要性,拒絕無謂的比較所帶來的精神內耗,要在不同約束條件下做出最利于自身、最純粹的選擇。人大民商法學碩士應魏結合多年金融央企的從業經驗,從專業化角度對比市場化單位與國企、央企及體制內金融機構的機制區別,并對如何做好職業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從小事做起,穩扎穩打;二是在瑣碎的工作中保持期待和熱情;三是堅持學習,提升自己。
美國波士頓大學碩士游寧一著重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海外留學經歷和外資機構工作經驗,介紹外資企業更注重員工的專業水平與行為規范,鼓勵同學們在殘酷的工作環境中積極展現個人能力和業務成果。公募基金代表閆巍以自身從業經歷為例,分析了證券公司與基金公司不同的職業類型和發展路徑,提醒同學們在選擇工作時要腳踏實地,最忌眼高手低。券商代表靳子豪從求職實際情況出發,指出本科畢業生大多做乙方銷售的就業現實,建議在校生多實習多鍛煉,并從中不斷完善自我,為未來就業打下基礎。創業代表亓騰蛟分享了在教育領域的自主創業經驗,強調人脈資源和信息優勢的重要性。
在自由提問環節中,同學們踴躍發言,針對第一份職業的選擇、實習的收獲、金融行業嚴重內卷的現實、銷售崗位的利弊、論文框架的梳理、大一新生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等問題向嘉賓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各位校友傾囊相授,就實習、出國及學術研究等方面與同學們展開深度交流,并給出了中肯且有效的建議。
本屆春華秋實職業發展論壇首次以圓桌會的形式進行開放式討論,通過搭建在校生和優秀校友的對話平臺,有針對性、個性化地做好學生就業教育指導活動,提高交流效率,拓展交流深度,引導學生確立未來發展方向,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為學生好就業、就好業奠定堅實基礎。未來,經濟學院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凝聚好精英校友、優秀教師、朋輩榜樣等內外資源合力,為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