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北京大學生音樂節獲獎名單揭曉。此項賽事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聯合主辦,吸引了51所高校的202個節目,近6000名學子們的積極參與,我校報送的6項作品全部獲獎,斬獲1金5銀斐然佳績!
金獎作品《莫扎特為中提琴、單簧管和鋼琴而作的三重奏,KV498》榮登北京大學生音樂節優秀節目市級現場展演,在管樂團劉兆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張欣彤、李天澤、劉昀罡三位演奏者精心準備、積極備賽。現場演奏中,由鋼琴、中提琴和單簧管默契配合,鋼琴的靈動旋律營造出優雅寧靜的氛圍,中提琴的醇厚音色融入其中,構建出美妙動人的音樂情境,而單簧管的悠揚旋律則靈動多變,為整首樂曲增添了無限魅力,生動展現了我校大學生藝術團的青春風采,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金獎作品
《莫扎特為中提琴、單簧管和鋼琴而作的三重奏,KV498》
器樂(西樂)·小合奏&重奏
該作品又稱“滾木球三重奏”,由莫扎特于1786年創作,以獨特的三樂章結構著稱,各樂章風格迥異。第三樂章為回旋曲(Rondeaux),以小快板(Allegretto)演奏,采用降E大調,莫扎特巧妙運用回旋曲式,讓主題音樂多次重現,增強了音樂的記憶與感染力。此作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和深刻表現力,成為莫扎特作品中的瑰寶。據傳,此曲乃莫扎特在玩滾木球時靈感迸發即興創作,為作品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銀獎作品
《看山看水看中國》
聲樂·大合唱
這首曲目以混聲合唱與二胡、梆子的形式呈現,充分體現了音樂的多樣性和表現力。在編曲上,二胡的悠揚與梆子的清脆相互交織,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味,與合唱部分的和聲交相輝映,共同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中國山水畫卷。通過不斷變化的旋律和節奏,將歌曲中的每一個場景和情感都展現得淋漓盡致。從開篇的寧靜山水,到歡歡喜喜看花燈的熱鬧場景,再到對嫦孔娥雀等傳統文化元素的描繪,歌曲都以獨特的方式將它們呈現在人們面前。
《人世間》
《人世間》是一部充滿深情與哲理的合唱作品,這部作品通過豐富而細膩的音樂語言,深刻描繪了人生的起伏與變遷,傳達了對命運、家庭、愛與成長的深刻感悟。。作品通過小提琴、鋼琴與混聲合唱的交織,營造出一種既溫馨又略帶哀愁的氛圍,仿佛是在訴說著每個人生必經的悲歡離合與世事滄桑。整部作品在音樂表現上層次分明,既有輕柔細膩的抒情段落,也有激昂澎湃的情感爆發。它以音樂為媒介,探討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引導聽眾在聆聽中感受生命的美好與不易,從而更加珍惜眼前人與事,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與變化。
《莫尼山》
聲樂·小合唱&表演唱
《莫尼山》是一首充滿深情與遼闊感的男生合唱作品,由額爾古納樂隊作曲,金巍進行編配。這首歌曲以“莫尼山”為象征,通過悠揚而深情的旋律,展現了自然風光的壯麗與人們對家鄉的深深眷戀。整部作品旋律優美,情感真摯,通過男生合唱的獨特魅力,將人們對家鄉的熱愛與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錦瑟》
本作品以李商隱的深邃詩意為靈魂,通過女聲合唱的豐富音色與和聲效果,將詩人對過往歲月的無盡追思與感慨以音樂形式展現。合唱編排巧妙,緩緩鋪陳出“錦瑟無端五十弦”的哀婉悵惘,交織著“莊生曉夢迷蝴蝶”的夢幻與哀愁,營造出“滄海月明珠有淚”的朦朧凄美意境。不同聲部交織對話,展現詩人內心世界的復雜多變。高音清澈明亮,低音深沉厚重,層次分明,表現力強。作品還融入現代音樂元素,古典詩詞與現代音樂完美融合,為聽眾帶來跨越時空的音樂盛宴。
《春華秋實》
器樂(民樂)·合奏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國樂之光,歷久彌新。汗水的印記不會消逝,點點滴滴匯流成河。奉獻雖不計回報,但終將結出碩果。作品是對成長歷程的回望,更是對輝煌成就的歌頌。是為教育事業、各行各業辛勞付出的人們譜寫的一首贊歌,更是為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譜寫的一首贊歌。
《At the break of Gondwana》
器樂(西樂)·合奏
新加坡作曲家Benjamin Yeo的這部交響管樂作品,生動描繪了五億年前盤古超大陸(岡瓦納大陸)的原始壯麗景象。起初,主題旋律展現了原始大陸動植物的雄渾與壯美。隨后,大自然中的奇異聲響引出一段節奏多變、充滿活力的快板,營造出激昂的氛圍。緊接著,一曲美麗浪漫的旋律緩緩響起,仿佛訴說著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最終,作品回歸初始主題,與磅礴的旋律交織在一起,以輝煌的樂章完美落幕,留給聽眾無盡的遐想與震撼。
自報名參賽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參賽師生積極排練、認真備賽,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任務。未來,學校將繼續扎實推進美育浸潤行動,不斷提升美育實踐育人實效,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