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承辦的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計算機教育研究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在我校阜成路校區舉辦。本次會議聚焦“AI賦能計算機教育創新”主題,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與計算機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徑。
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毛新述教授,計算機教育研究分會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牛少彰教授,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鄭莉教授,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計算機教育研究分會宋旭明副理事長,陳志泊副理事長,張曉明副理事長等專家學者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計算機教育研究分會副理事長、我校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執行院長李海生教授主持。
毛新述代表學校致辭。他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重點介紹了我校“工商一體化”發展戰略,通過工科與商科深度融合,構建“學科交叉-產教融合-人才貫通-社會服務”協同體系,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
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計算機教育研究分會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牛少彰教授代表計算機教育研究分會致辭。他首先對今年學術年會的主題“AI賦能計算機教育創新”主題進行闡述,對我校承辦此次會議表示感謝,希望各學校代表在學術年會期間充分交流,共同提高。
清華大學李秀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學汪紅兵教授,北京郵電大學張海旸教授,北京工商大學譚勵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崔曉暉副教授,北京思高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陳風總經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張曉明教授,北京郵電大學牛少彰教授在會議中做精彩報告。
與會代表參觀了我校數字未來中心,實地考察我校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科研平臺與教學成果。下午的計算機教學創新競賽頒獎環節中,來自多所高校的優秀青年教師獲獎,進一步彰顯了AI教育實踐的階段性成果。
本次學術年會的舉辦,為計算機教育領域的研究者與從業者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臺,既總結了AI賦能教育的前沿經驗,也為未來學科交叉、產教融合指明了方向。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演進,計算機教育將在“人機協同”的新范式下,培養更多適應智能時代需求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