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推動課程建設,全面提升學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6月20日,學校召開本科公共課質量提升工程中期評審會。副校長劉艷楠出席會議,教務處處長王魯娜、副處長錄馳沖、督導專家、相關課程負責人及教務處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教務處處長王魯娜主持。
會上,長錄馳沖介紹了公共課質量提升工程的設立背景、實施路徑與階段目標。他表示,公共課質量提升工程聚焦學校數學類、大學英語、計算機技術、思政類等核心公共基礎課程,通過系統推進課程優化、教學改革和評價機制建設,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夯實通識教育基礎,為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隨后,各課程負責人依次進行了匯報,重點介紹了課程建設現狀、教學改革舉措、教學成效初顯情況以及下一階段的提升計劃。教學督導專家組在認真聽取匯報后,對各課程的階段成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項目定位明確、推進有序、效果初顯。專家們圍繞課程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組織、學生參與度、考核方式與質量反饋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建議,并指出要進一步強化課程思政融合、加強青年教師指導幫扶、完善課堂出勤與質量評價體系,持續提升公共課教學的規范化和實效性。
王魯娜對各課程團隊的積極參與和階段成果表示肯定。她指出,公共基礎課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奠基石”,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支撐專業發展支持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圍繞下一階段工作,她強調要持續聚焦立德樹人主線,深化課程內涵建設,強化課堂教學質量監控,落實專家反饋意見,扎實推進課程改革落地見效。她表示,學校將持續加大資源投入與制度保障力度,推動形成可持續、可推廣的公共課建設機制。希望各課程團隊以此次中期評審為新起點,進一步協同發力,打造一批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學生認可的高質量公共基礎課程,為學校本科人才培養水平的全面提升注入新動能。
劉艷楠作總結講話。她強調,本科教育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公共基礎課程既是人才培養體系的起點,也是通識教育的關鍵支撐。她指出,當前學校正處于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關鍵時期,進一步加強公共課教學質量、夯實育人基礎,已成為推進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命題。她指出,要站在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公共課在服務學校人才培養全局中的重要意義。她從三個方面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公共課程充分體現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統一;二是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推動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機制全鏈條改革,切實增強公共課的系統性與吸引力;三是強化組織保障和資源支持,建立健全公共課建設激勵機制和質量監控機制。她要求教務處和各教學單位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加強過程管理,完善保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公共課質量提升工程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三全育人”、夯實通識教育體系、提升本科教育質量的關鍵路徑。此次中期評審不僅是對前期建設成效的全面檢視,更是推動公共課持續改進、提質增效的有力契機。學校將以此為新起點,持續強化頂層設計與資源統籌,打造理念先進、體系完善、運行高效的公共課程建設機制,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養的基礎支撐力和綜合競爭力,為“雙一流”創建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注入堅實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