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主辦,我校生態環境學院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海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共同承辦,由Water Cycle期刊支持的第二屆“全球水循環利用研討會”(The Global Symposium on Water Cycle, GlobalSWC)線上會議成功舉辦。來自南非SLR咨詢公司、挪威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建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100余人共同探討了水循環利用領域的前沿技術、發展及應用。我校生態環境學院孫迎雪教授、丁寧副教授、王純副教授參與了本次會議的籌備和組織工作,學院部分研究生組織參會學習。
會議開幕式由丁寧主持。丁寧介紹了本次會議的背景,并指出了全球水循環利用在緩解水資源短缺矛盾、水環境污染等水環境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及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魏東斌研究員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魏東斌研究員簡要回顧了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的成立背景與發展歷程,并希望該研討會能夠成為促進全球水循環利用學術交流和產業發展的國際平臺。
會議特邀報告環節由丁寧副教授、同濟大學李偉英教授及大連理工大學董應超教授主持。南非SLR咨詢公司技術學科經理Andrew Doug Gemmell先生作了題為“通過污水再生利用和地下含水層補給建立“水韌性”理念:南非的實踐與經驗”的報告。他以南非開普敦城市為例,詳細介紹了南非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指出污水再生水利用和通過地下含水層補給建立“水韌性”是解決南非水資源短缺的關鍵途徑。
桂林理工大學Asfandyar Shahab助理教授作了題為“巴基斯坦為實現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所采取的策略”的報告。他詳細介紹了巴基斯坦面臨的氣候變化問題和碳排放現狀,列舉了其在生態、能源結構、政策、科技等方面的舉措。
挪威科技大學TorOve Leiknes教授作了題為“水-能量-食物”關系:再生水用于城市農業用水的潛在影響”的報告。他詳細介紹城市農業在世界人口激增和快速城鎮化情況下的發展趨勢,提出了再生水用于城市農業用水的理論、技術要求和政策需求。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David Jassby副教授作了題為“用于磷酸鹽選擇性運輸的反選擇性離子交換膜”的報告。他詳細介紹了反選擇性離子交換膜的除磷機理和特性,指出了膜在除磷應用的運行效果和改進方向。
中建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院長張鶴清博士作了題為“磁分離技術在水處理中的發展與應用”的報告。她詳細介紹了磁分離技術的原理和發展歷程,介紹了該技術在軋鋼、煤礦開采、水生態等領域的工程實踐。上述報告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高度評價和一致認可。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研究員、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期刊工作組委員巫寅虎介紹了Water Cycle和Water Reuse期刊。Water Cycle是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官方期刊,定位為“展示中國水行業成就,提供水行業有用信息,引領水工程科學發展”,向世界介紹中國水務行業的進步,為有實踐價值的研究成果提供展示窗口。Water Reuse是國際水協(IWA Publishing)主辦的期刊,致力于服務水循環利用研究和實踐,構建高水平交流平臺,促進該領域學術創新。
海南大學楊飛教授代表主辦方致會議閉幕辭。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水循環利用是解決經濟發展需求與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之間矛盾的重要途徑,也是世界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通過深度探討水循環利用領域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技術、新模式,可進一步增強水循環利用領域的創新能力,推動全球水循環利用事業的積極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