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一周年之際,5月28日,法學院黨委開展“百年奠英烈 普法我先行”主題黨日活動。在學院黨委書記馬韜光、副書記劉晶的帶領下,師生一行38人前往“紅色郵路”發源地房山區河北鎮河北村。
河北村黨支部書記安少奇、副書記劉衛全和宣傳委員劉金柱與我院師生黨員代表親切座談。安少奇從村支部構成情況、紅色郵路精神、鄉村振興思路等3個方面進行了介紹,表示要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凝心聚力謀發展,需要高校智庫資源的幫扶。馬韜光詳細介紹了法學院的發展現狀,表示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組織師生認真調查研究,發揮好青年黨員不怕苦、不怕累、肯鉆研的特點, 積極為河北村的鄉村振興獻言獻策。
學院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成員趙航為河北村支部黨員和群眾代表作題為《太行精神薪火傳 燕趙兒女敢當先》的宣講,以冉莊地道戰的組織人、抗戰英烈張森林忍辱負重,帶領冉莊人民保守衛家園、爭取革命勝利的故事為中心,解析了太行精神的內涵。
20研法學支部的陳天舒作《民法典》主題宣講,全面闡釋《民法典》的總體構成和主要內容,選取了《民法典》中的“胎兒的權利保護、未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居住權、業主對共有部分的權益、離婚冷靜期以及高空拋物墜物治理規則”等六個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重點法條,結合具體案例和實際問題進行詳細解讀。
20法律(非法學)黨支部和20研法學支部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深入河北村街道宣傳《民法典》,面對面跟村民們解釋民法典法條的主要內容,解疑答惑。
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師生黨員認真聆聽了劉金柱對“河北鎮八十烈士”的宣講,其中有十一名河北村烈士在抗日戰爭中犧牲。在場師生深受鼓舞、無不動容。在20法律(非法學)黨支部書記王磊的帶領下,師生黨員面對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黨旗宣誓,重溫入黨誓詞,并集體默哀,緬懷先烈。
20研法學支部書記王浩吉表示,參加主題黨日活動,精神受到了洗禮,先烈事跡感染著我們,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做德法兼修的合格法學人才。20法律(非法學)黨支部袁慧說,青年學子應該認真學習黨史,深入了解民法典,緊跟黨的步伐,在日常生活中盡自己所能去普法。緬懷先烈也讓我更加堅定對黨和人民作出貢獻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民法典》宣傳的主題是“美好生活 民法典為伴”,作為“八五”普法規劃的重要內容,學院選取典型案例,精心設計了展板面向全校師生宣傳。5月28日,20研法律(法學)黨支部和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聯合在主校區開展普法活動,專業的宣傳解讀深受師生好評。本科二支部前往拱辰街道梨村,和當地的村民志愿者一道對《民法典》進行宣傳。青年學子走近村民,面對面解析《民法典》的主要內容,展示了北工商學子的良好形象和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