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切實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推進思想理論課改革創新,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展示和表彰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優秀作品,12月29日,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教務處聯合舉辦的“百年輝煌銘初心 學思踐悟筑信仰”——北京工商大學第六屆“揚帆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優秀作品展評大賽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教務處楊華副處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任金晶書記、樊江濤副書記、姚洪越副院長、江燕副院長、學院所有老師、參與展演的24個團隊成員代表參加大賽,各院系學生代表近150人觀摩了參賽作品展評并參與云端實時投票,大賽由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沈彥兵、張雯博主持。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任金晶代表學院致開幕詞。她表示,“揚帆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優秀作品展評大賽已經成功舉辦五屆,已經成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活動,她介紹了第六屆“揚帆杯”的專題內容,肯定了同學們積極參與此次活動的意義,預祝同學們取得好成績。教務處楊華副處長致辭。她談到,大學生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踐中成長鍛煉,馬克思主義學院將大思政課、社會大課堂與思政課程相結合不斷推進教學改革與創新,她充分肯定參賽同學參與“揚帆杯”活動的實踐鍛煉,預祝大賽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揚帆杯”——北京工商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優秀作品展評大賽延續了前四屆廣受師生好評的四個篇章,即“我的大學:成長篇”、“我的家鄉:歷史篇”、“我的光影:哲理篇”和“我看社會:調研篇”;同時增加了兩個特別主題篇章,即“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篇”“黨風廉政篇”。六個篇章分別有四部優秀提名作品參加展評。在場教師評委與學生評委根據作品主題、作品內容、作品形式、展示效果進行打分。
“我的大學:成長篇”的展評作品為:《C43》《霧里》《友情》和《煙與鏡》。作品《C43》講述了寢室四位性格迥異的姑娘從相互隔閡到敞開心扉的心路歷程;《霧里》撥開青春迷霧,照亮大學生的追夢之路;《友情》指出在親情照不到的地方還有友情在發光;《煙與鏡》展現了當代大學生集中經典戀愛觀,指出愿大學生們對于愛情不再霧里看花、水中望月。展評作品呈現了當代大學生在成長學習中對人際關系、人生夢想、真摯友情、正確愛情等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共性困擾的思考與探討,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的學習思考與成長進步。
“我的家鄉:歷史篇”的展評作品為:《脫貧攻堅——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你好,火星——致敬新中國的科技工作者》《賀頁朵的入黨宣誓書:信仰的力量》和 《憶往昔 青春似火:“一二·九”運動》。四部作品分別講述了黨帶領人民在脫貧攻堅中創造的豐功偉業和偉大成就;中國人艱難探索火星過程中的重大事件,我國火星探測技術從無到有的艱辛歷程;兩位老人跨時空對話中詮釋的信仰之偉力;“一二·九”的發生與影響,對英雄的崇敬與感激之情。提名作品將銘記歷史、追思先烈、思考當下、展望未來的情感表達與史料的探究、史實的梳理、現實的探究有機結合,體現了地域性、歷史性、革命性、思想性、趣味性、現實性的有機結合。
“我的光影:哲理篇”的展評作品為:《樂樂與瓦力——意識與人工智能》《意識與人工智能》《小焦奇遇記》和《神秘的馬原理》。作品《樂樂與瓦力——意識與人工智能》通過“意識與人工智能”探討了“世界多樣性與物質統一性”的問題;《意識與人工智能》分析探討了大眾關注的“機器人會不會完全替代人類”的問題;《小焦奇遇記》通過“夢”這一特殊載體,講述了心中有夢想但仍舊迷茫的大學生小焦和偉大思想家馬克思進行思想上交流的故事;《神秘的馬原理》借助四幅圖片生動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四個特征。提名作品追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展示生活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展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大學生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
“我看社會:調研篇”的展評作品為:《幸福平安中國夢 防范詐騙全民行》《民眾視角下的三胎政策》《靈魂砍價只為民》和《關于大學生對脫貧攻堅認知和理解的調研》。作品《幸福平安中國夢 防范詐騙全民行》關注社會詐騙問題,以一個被捕詐騙犯人的新穎視角,展示了校園貸的層層深淵;《民眾視角下的三胎政策》通過采訪調研,剖析三胎意愿較低的社會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建議;《靈魂砍價只為民》還原醫保談判場景,指出醫保談判讓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更惠民的醫療保障;《關于大學生對脫貧攻堅認知和理解的調研》調查了當代大學生對脫貧攻堅成就及其精神的認知和理解,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提名作品聚焦社會熱點問題,探討當代中國社會建設方面的重大成就與新情況新思路,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對社會的關注與思考。
這四大篇章以愛校、愛鄉、愛馬、愛國為主線,關注社會現實與熱點問題,思考其未來前景與當代大學生的關聯性,緊密相連,環環相扣,體現當代大學生對大學的感悟、青春的領悟、理論的思悟、社會的體悟,共同構成了思政課實踐教學促進大學生素質和能力提高的多元化、分層次培養目標體系。
“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篇”的展評作品為《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什么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十九屆六中全會主題連環畫》以及《成長如樹》。作品《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十九屆六中全會的主要議程、重大意義和改革開放以來歷屆六中全會的發展進程。作品《為什么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深入探究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及勝利原因。作品《十九屆六中全會主題連環畫》通過三幅漫畫,展現了建黨百年的偉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作品《成長如樹》將樹的生長比作黨的成長與發展,呼吁青年大學生珍惜美好時光,貢獻青春力量。
“黨風廉政篇”的展評作品為《同學的名義》《貪VS廉——毀譽人生在選擇》《反貪風暴》和《課堂遐想》。作品《同學的名義》以一場同學版《人民的名義》將反貪風暴席卷至校園的每個角落。作品《貪vs廉——毀譽人生在選擇》講述了人生的選擇,指出莫讓貪婪左右自己的人生。作品《反貪風暴》展現了反貪一線工作人員與腐敗分子較量與斗爭的勇氣、膽量與智慧。作品《課堂遐想》回顧了黨的奮斗史,指出大學生在處理問題時,要時刻提醒自己、摒棄急躁的作風、踐行“兩個務必”的作風,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新增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篇”“黨風廉政篇”這兩大篇章以十九屆六中全會、黨風廉政建設為主線,展示了當代大學生對黨和國家重要歷史時期召開的重大會議“十九屆六中全會”、對關系黨和國家及社會健康發展的黨風廉政建設的思考與學習,既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對當代社會現實與理論熱點的關注,也展現了當代大學生關注現實問題、共建良好社會風尚、勇擔社會責任的良好氣象。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姚洪越對大賽進行現場點評。他感謝并肯定了參賽學生的努力與成效,分析了大賽的主題與特點,對大賽作品進行了整體評價。他表示,展示大賽作品是各參賽小組團結奮斗的結果。此屆參賽作品體現新時代、新青年的維度;具有大學生這一年輕群體的身份特征;具有立足思想政治理論課、關注自身與社會、弘揚正能量、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的特征。大學生要處理好情與理、法與度、個人與他者、信仰與現實的關系。他希望在場學生要正確認識“四史”的意義,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踐行,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好知識、關注自身、關注社會、弘揚正能量、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
現場公布了第六屆“揚帆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優秀作品展評大賽展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