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法學高級專門人才,9月10日,由廣東省法學會主辦,廣東省法學會信息通信法學研究會、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承辦的首屆“小包公杯”粵港澳大學生法律實證分析征文比賽在廣州舉辦。我校法學院研究生獲得一、二、三等獎各一項,取得優異成績。
此次征文比賽面向我國內地和港澳地區高等院校就讀的法學類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包括法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和法律碩士、博士研究生。大賽共收到參賽論文514篇,其中共275篇論文進入網絡評審環節;經終評委員會討論并投票,評出本科生擬獲獎論文78篇,其中:一等獎14篇、二等獎31篇、三等獎33篇;研究生擬獲獎論文25篇,其中:一等獎4篇、二等獎7篇、三等獎14篇。法學院研究生李聰慧、王巖松撰寫的論文《新業態下外賣騎手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研究——基于706個案件的實證分析》獲得一等獎,楊慧茹撰寫的論文《維持轉售價格案件判定標準的實證分析—以我國<反壟斷法>修改為背景》獲得二等獎。法學院本科生孫瑞撰寫的論文《外賣騎手與配送平臺勞動關系確認的實證研究》獲得三等獎。孫瑞的文章通過對司法實踐中關于外賣騎手與配送平臺勞動關系確認的判決整理分析,歸納出勞動關系變革對司法實踐所引發的新挑戰新困難,為實現對于勞動者權益的最大保護提出建議。李聰慧、王巖松的文章主要圍繞外賣騎手的勞動權益保障展開,分析外賣騎手與平臺的勞動關系認定、外賣騎手的類型,提出了改善傳統勞動關系的認定標準,明確了目前外賣騎手勞動權益保障的困境,對其所涉勞動糾紛進行實證分析,并對未來外賣騎手的勞動者權益保障提出建議。楊慧茹的文章通過對維持轉售價格協議糾紛相關案例的司法裁判與行政處罰的實證分析,結合現行法的具體規定和實施情況,并立足于我國現實需求,為《反壟斷法》的修訂提出完善建議。
為準備本次比賽,法學院指導老師杜津宇對“法律+”學習團隊進行了多次培訓,從論文題目的選取到結構、內容的整體把握,經過兩個月的反復打磨,修改完善,最終斬獲佳績。“法律+”學習團隊志在帶領更多有學術理想的同學一起進步。未來期待更多同學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