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6月30日下午,應香港浸會大學邀請,我校代表團參加了香港浸會大學 “共融共贏 再啟新程”校長論壇暨“香港浸會大學與內地一流高校合作簽約儀式”。來自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等18所內地一流高校的校領導參加了此次活動。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孫寶國,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敏華出席此次活動。孫寶國應邀在校長論壇發言并與香港浸會大學共同簽署雙方學術交流合作備忘錄。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衛炳江教授首先向參加活動的所有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指出,香港自回歸祖國以來,一直致力深化與內地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和融合,孕育不同范疇的專才、創新者和企業家,開拓專業知識和高端科技,為國家社會經濟在過去25年的蓬勃發展提供動力。他表示,十分榮幸能夠在論壇上,與18所內地一流大學的校長和領導,商討促進合作及進一步融合的計劃。香港浸會大學首次與內地多所大學同時簽訂合作協議,標志著香港浸會大學與內地院校合作的新里程。教育要面向未來,而香港浸會大學也殷切期望與內地大學共同攜手,為國家培育一代又一代能夠迎接未來挑戰的跨學科人才。
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劉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徐凱,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候任局長蔡若蓮分別致開幕辭。
隨后,來自18所內地一流高校的校長以“共融共贏、再啟新程”為主題分別發言,他們回顧和深入探討了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在過去二十五年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分享未來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的長遠發展和合作方向。
孫寶國受邀作為高校代表在校長論壇作發言。他介紹了北京工商大學的培養特色及學科建設概況。他表示,學校十分重視與香港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并一直積極拓展與香港高校的交流。2022年6月,在北京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駐港澳聯絡處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與香港浸會大學達成合作意向,建立校際全面合作關系。他強調,兩校學科設置十分相近,各自學科獨具特色,未來雙方可在食品、輕工、經管等領域進行優勢互補,在人才培養、師資交流與科學研究等方面開展戰略協同,為深化京港合作交流發揮積極作用。他指出,學校正在北京“四個中心”建設中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為北京和國家的發展不斷努力,作為地處香江之畔的香港浸會大學,正在融入祖國的繁榮發展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建功立業,兩校攜手將有助于雙方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抓住機遇,更好地服務北京、香港、國家乃至世界。
校長論壇后,香港浸會大學與包括我校在內的18所內地高校同時舉行合作簽約儀式。我校與香港浸會大學建立校際全面合作關系并簽署學術交流合作協議,雙方同意在科研活動、學者互訪、本科生交換、碩博層次研究生培養與雙學位項目開展合作交流。
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在閉幕辭中對發言嘉賓貢獻的洞見和思想和所有與會者的積極參與和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謝。他指出,香港浸會大學是一所重視跨學科知識探索的研究型博雅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簽署合作協議的內地院校,包括涵蓋寬廣學科的綜合型大學,也有以特定學術范疇為重點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與內地一流大學緊密合作,定能把內地與香港高等院校的跨學科深度協作提升至更高層次。
2022年5月至6月,在北京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駐港澳聯絡處的支持下,我校與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達成合作意向,建立全面合作關系,簽署一系列校際合作、學生交換和學術交流合作協議,實現了我校與香港高校校際合作零的突破。未來我校將積極與香港高校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緊密合作,在雙方的優勢學科開展聯合培養、科研合作等多方面的交流,探尋通往更開放、更融合和更具韌性的合作路徑,共同實現雙方未來發展的愿景與新使命。
出席此次活動的還有香港浸會大學校領導及各學院負責人、香港及內地政府部門代表、香港企業代表及媒體機構代表。我校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賀冬萌等參加了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