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聯合科學技術處動態跟蹤湯森路透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數據,據3月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我校有5篇論文入選ESI “高被引論文”,其中1篇論文同時入選ESI“熱點論文”。
食品學院王靜教授以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且為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發表論文《Optimisation of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wheat bran》入選全球“農業科學”領域全球前1%ESI“高被引論文”,該論文2008年1月發表于《FOOD CHEMISTRY》期刊上,截止于2016年3月,該論文被引次數已達139次,在農業科學領域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
理學院數學系青年教師王彬以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且為第一作者發表在《JOURNAL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APR 2015)上的學術論文《Extreme negative dependence and risk aggregation》入選全球“數學”領域全球前1%ESI“高被引論文”。
食品學院王友升教授作為合作者于2014年發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的學術論文《Advances in targeting cyclic nucleotide phosphodiesterases》入選ESI“熱點論文”及ESI“高被引論文”。
此外,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李海生教授和食品學院姚志良副教授作為合作者分別有1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ESI“高被引論文”是指某一科學家在特定領域和年限中在被排名前50%期刊上發表的、被引頻次在本學科排名前1%的論文。ESI“熱點論文”是指最近2年內發表且在最近2個月總被引頻次進入TOP 0.1%的SCI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標志著在該學科領域,我校教師的學術成果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同時提升學校國際聲譽以及學科影響力。
附件:5篇論文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