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中國政府審計研究中心主辦,由我校和我校國有資產管理協同創新中心承辦,商學院投資者保護研究中心協辦的第六屆審計理論創新發展論壇舉行,副校長謝志華、張耘出席本次論壇。審計署黨組成員、副審計長孫寶厚、審計署審計科研所長姜江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研究院院長高培勇、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中國政府研究中心主任蔡春、中國審計學會副秘書長劉力云等70余家單位的220余位政府、學界和實務界的審計專家參加了本次論壇。
副校長張耘代表學校向與會來賓表示歡迎及感謝,肯定了在經濟新常態和深化改革、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的審計理論創新研究的重要性。孫寶厚副審計長代表中國審計學會致辭。他針對目前國家和社會高度關注的國家審計實踐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目前黨中央國務院對國家審計職能的發揮愈發重視,國家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希望審計理論工作者對國家審計實踐問題的研究能夠給予更多的關注。
本次論壇共分七個部分,分別是開幕式、論壇主題報告(一)、論壇優秀論文頒獎、平行論壇、論壇主題報告(二)、審計名家高峰對話和閉幕交接儀式。論壇主題報告(一)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張龍平教授和清華大學郝振平教授主持,共有6位專家進行了主題報告。高培勇教授做了題為“國家審計理念的現代化”的學術報告,指出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需要將審計的職能范圍加以拓展的新的階段。謝志華教授就國家審計的治理功能進行了主題演講,他從審計監督在任何組織中的縱向科層結構和橫向水平結構的視角,闡述了審計的本質和重要作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陳漢文教授做了題為“預算國家與預算審計:基于國家治理視角的深層思考”的報告,他認為國家審計應以預算審計為核心,通過預算審計,倒逼財政統一,從而達到進行國家治理的效果。劉力云研究員結合目前審計署的發展規劃和重點工作,探討和提出了審計理論界需要研究的一些問題。北京大學王立彥教授從公司治理的結構出發,探討了其與國家治理的異同,提出了國家治理結構的改進建議。蔡春教授結合近期國家審計論文發表及其數據,提出了國家審計中數據取得的若干難點問題,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論壇組委會評選出30篇論文在平行論壇進行小組報告和評論,內容涉及權力運行監控、審計與反腐敗、審計全覆蓋、審計績效、審計與政策執行效果、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質量、審計定價、審計文化、審計成本等多個方面,報告人和評價人涵蓋高校、科研院所、審計署、地方政府審計部門和企業。
論文主題報告(二)由濟南大學商學院院長王愛國教授主持,中央財經大學的吳溪教授、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史久磊和審計署教科文衛審計司崔振龍司長分別做了“中國情境審計研究的國際發表”、“智能審計應用發展的思考與探索”和“政府審計業務類型與組織方式的發展變革”主題報告。本次論壇特別設立“審計高峰對話”板塊,邀請部分審計名家就“國家審計研究的數據建設問題:類型、結構與路徑”展開公開訪談式對話。對話由西南財經大學唐雪松主持,清華大學郝振平、西南財經大學余海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張琦、北京理工大學陳宋生和西南財經大學李江濤五位教授參與了對話。
謝志華副校長主持了論壇的閉幕式,商學院黨委書記歐陽愛平教授代表承辦方從論壇籌備情況、論壇參會人員和論文情況、論壇的主要觀點、論壇的主要特點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總結。最后蔡春教授對2017年第七屆審計論壇的舉辦情況進行了說明。
據悉,本次論壇是過去幾屆中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一次,通過論壇進一步擴大了我校商學院特別是會計審計學科的影響力。商學院領導重視、研究生積極參與,籌備歷時2個月,共有超過60名研究生志愿者參與了會務服務,受到與會嘉賓的充分肯定和贊揚。第七屆論壇將于2017年11月17日由西南財經大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