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祥利,1992年至1996年就讀于北京工商大學(原北京輕工業學院)管理專業。現任中冶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冶置業在北京是很有名氣的一家大型國有房地產開發企業,馮祥利任總經理,接到這個采訪任務后我們多少還是有些緊張的。然而,從剛開始的微信聯系到后來的實際采訪,馮祥利給記者的印象始終是平實、穩重、踏實。
學習:大學的沉淀很重要
現在的高考生在填報志愿專業的時候,很多會考慮畢業后的就業前景,馮祥利也不例外。他說自己當時對于管理專業的選擇也是基于就業的考慮。“1992年是國家改革比較快的一年,鄧小平南巡后,改革開放加快,對綜合性人才更需求”,“當時較多考慮的就是畢業后的就業問題”,馮祥利微笑著說。北京輕工業學院在當時是很有名氣的學校,能到這樣一所學校學習,也給了自己不少的信心。
馮祥利在大學期間,學習非常認真刻苦,除了專業課的成績非常優異外,他尤其熱愛計算機課。那個時候計算機還沒有普及,但當時學校的資源很好,使其有機會接觸、深入學習計算機。
除了學習,馮祥利還積極參加學校社團。他性格比較外向,加入了校青志協。他坦言:“加入青志協后,對鍛煉自己的對外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學是人生的一個跳板,大學的積累對以后的影響會很大。馮祥利認真的說:“大學留給我的經驗主要是自主學習能力,大學課程在工作中并不是直接應用,需要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工作:認真拼搏的態度
馮祥利認為工作經驗都是慢慢積累起來的,要想讓自己逐漸強大起來,就要不怕苦不怕累,并且要不斷堅持學習。他大學畢業后,來到冶金部所屬的施工企業工作,從公司秘書做起,馮祥利并沒有就此止步,他擔任項目經理后,靠自學,日積月累,考取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注冊安全工程師,之后轉行從事房地產工作。
他說自己剛畢業參加工作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人際關系方面。“大概在98年,當時在冶金部中國二十二冶管道鐵路公司剛剛擔任辦公室主任,由于是老國企,人員復雜,晉升非常難,老同志多,當時領導非常重視畢業生,對有學歷的比較偏愛。所以很多人有些看法,造成工作很難開展。隨著時間推移,大家逐漸看到年輕人工作能力較好,才慢慢接受。”
“是金子總會發光”,2003年馮祥利擔任北京西客站改造工程項目經理:“工程復雜,半夜施工,全是鋼結構制作安裝,兩個月的時間,工程施工完,得到甲方認可。”這是他記憶深刻的一次工程,讓他獲得了莫大的成就感。由于這次工作出色,馮祥利被委以重任,從事的工作內容也越來越多。
目前,馮祥利作為中冶置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負責全面生產經營,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住宅、商業、城市綜合體等各業態。談到中冶置業對招聘員工的要求,馮祥利談道:“房地產行業專業化程度高,資金密集,對員工專業能力和經驗要求也高。對工作不認真、拖沓、沒有激情的員工不會有發展,另外好的品德很重要。”
對于目前房地產的發展前景,馮祥利也非常看好。“十年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靠土地升值賺取高額利潤的情況沒有了,只能靠專業的開發能力、資源整合能力、資本整合能力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中國的城鎮化建設遠未結束,棚戶區改造和改善性住宅需求也很旺盛,房地產還會有較長的良好發展前景。”
由于平時工作多,出差頻率高,馮祥利沒有太多時間去享受生活。當問到平時都通過什么途徑放松自己時,馮祥利不好意思的笑著說:“主要是走路。”他還坦言,生活和工作很難做到平衡。他希望年輕人在需要創業的時候還是要拼一拼。作為年輕人,應該積極進取,在自己工作范圍內取得更多的業績。
言談舉止間,馮祥利展示出很多正能量的信息:能吃苦、拼搏、進取。這或許是他給學弟學妹們最好的人生建議,也是年輕人最應該學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