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處在阜成路校區召開校級青年教師科研啟動基金、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培育項目(以下簡稱“青年基金”和“兩科基金”)答辯會。校內專家出席會議,部分校級青年基金負責人和兩科基金項目負責人參加答辯。會議由科技處張曉堂處長主持。
學校于2015年首次設立兩科基金培育項目,首批資助27項;同年資助青年基金項目30項。受資助項目達到結題條件自動結項,未能按期完成的項目將參加結題答辯。青年基金項目按期結題的項目有21項,占立項數70%,其中11項是以獲批省部級以上課題的方式結題,占立項數36.6%,7項是以發表高水平論文方式結題,占立項數23.3%,3項是以橫向課題立項的方式結題,占立項數10%。兩科項目按期結題的項目有20項,占立項數74.07%,其中14項是以獲批國家級課題的方式結題,占立項數51.8%,5項是以發表高水平論文方式結題,占立項數18.5%,1項是以橫向課題立項的方式結題,占立項數2.7%。參加本次答辯的是未能按期結題的校級青年基金和兩科項目,共有16個項目,其中社科類7項、科技類9項。
評審會前,張曉堂處長介紹了青年基金項目和兩科基金項目的結題情況和會議評審規則。他指出,青年基金和兩科基金旨在鼓勵我校青年教師提升科研能力,夯實申報國家級科研課題的基礎。經過實踐證明,青年基金和兩科基金對于培育教師科研實力、提高省部級以上項目的獲批數量質量、促進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產出及轉化成效顯著。學校在創建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大學的過程中,將堅定不移地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將繼續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為青年教師創造優越的成長環境。同時做好校級課題的立項管理、經費管理、過程管理,加大成果質量監控,督促青年教師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參加答辯的項目負責人分別從項目研究進展、經費使用情況、依托本項目產出的科研成果、未按期結題的原因及延期后所做的工作等進行了匯報。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匯報,從未按期結題原因、研究思路、預計產出成果等方面對項目進行了評估,并給予了指導性意見,最終有13個項目順利通過答辯。參加答辯的老師紛紛表示會不負所望,珍惜學校培養的機會,努力做好科研,做出成績,為推動學校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大學建設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