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我校舉辦第四屆貿易強國論壇暨中國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層研討會。來自商務部、中國商業聯合會、香港馮氏集團、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北大學、首都經貿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南京審計大學、河北經貿大學、北京物資學院、重慶工商大學、山西財經大學、湖南商學院等40余家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我校經濟學院師生150余人參加了會議。經濟學院院長徐丹丹主持了開幕式。
謝志華副校長致辭,他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介紹了我校學科、專業建設的情況,并指出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探討中國通過貿易做大做強非常重要。中國商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秘書長鄧立先生在講話中指出,本次會議以中國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對于探討新時代中國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途徑、推動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
上午主題報告階段由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先慶教授和我校經濟學院洪濤教授主持。香港馮氏集團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利豐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原全國政協委員張家敏從國際企業經營的視角闡釋了全球轉變經貿形勢與供應鏈的創新;全國貿易經濟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王曉東提出了關于我國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幾點思考;商務部政策研究室貿易處處長鄭勝利解讀了促進內外貿高質量融合與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的政策措施,并提出了相關理論研究的急迫需求;中國商經學會專家理事會理事長高鐵生分享了自己對流通高質量發展的四點看法;河北經貿大學商學院院長王小平教授歸納了基于農村電商調研的農產品上行主要模式;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流通研究院院長祝合良教授指出了新時代貿易強國的路徑;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院長趙嫻教授交流了其重大課題《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國物流政策支持的回顧與展望》的研究成果;廣東財經大學王先慶教授分享了日本貿易強國建設的路徑依賴與戰略選擇;南京審計大學新經濟研究院徐振宇教授總結了關于研究方面的一些陷阱與反思;湖南商學院電子商務系主任唐紅濤教授講解了農村電商與精準扶貧之間的融合發展。
下午主題報告階段由我校經濟學院副院長郭馨梅教授主持。北京財貿職業學院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研究員、河北大學資產評估研究所所長郭子雪教授、北京物資學院消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潘建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應用經濟系主任方虹教授、沁坤大宗農產品現貨電子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鐘曉瑜董事長、北京工商大學貿經系副主任李麗教授分別從重構零售業態、京津冀流通效率評價、農產品價格傳導機制、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批發市場轉型升級、五大發展理念助推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作了精彩發言。在主題報告之后是《中國流通經濟》筆會和自由交流階段,由洪濤教授主持。《中國流通經濟》副主編林英澤介紹了雜志的欄目及對作者投稿的要求,商務部市場建設司馬戰軍處長、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胡俞越教授、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生分享了自己關于經濟形勢的變化與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觀點。
貿易強國論壇是在商務部、中國商業聯合會和香港利豐集團的支持下,由我校經濟學院貿易系團隊發起的特色論壇。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連續舉辦3屆,時任商務部部長助理房愛卿,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國慶以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國際貿易談判代表秘書局局長兼辦公廳副主任沈丹陽參加了會議。2013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2017年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貿易強國建設,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成為打贏中美貿易戰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根據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建議,召開本年度貿易強國論壇,緊密圍繞貿易強國,研討如何更好地推動中國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會嘉賓的觀點為新時代我國流通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政策依據和實踐經驗。
本屆論壇是在中國商業聯合會的支持下,由北京工商大學、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全國高校貿易經濟教學研究會主辦,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經系和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承辦。會議緊湊且內容豐厚,為我國各高校之間學術交流、政府與企業對話搭建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