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后勤基建處招標合同科科長,主要負責招標、合同管理工作、良鄉校區二期辦公室及工程預算管理工作,今年榮獲學校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入校11年來,張磊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用堅韌的精神和積極的干勁兒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
“工作是本職是責任,更是奉獻”
張磊入職時是在原規劃建設處,當時主要負責學校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和服務類項目的招標以及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工作。說起招標組織工作,張磊思路清晰、侃侃而談,“整個招標工作是一個環環相扣、科學嚴謹的系統工程,分類細、要求嚴,從項目批復、網上立項、簽訂代理協議、項目聯審,到發布招標公告、資格預審、招標控制價編制,再到招標、合同簽訂、合同備案”。這一過程張磊先后經歷了100多次。
當時只有張磊一人負責前期的手續辦理和專項工作,工作量大,作為新人的他更是邊學邊干,并時刻提醒自己勇于承擔繁重的工作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個新入職的教工應有的態度。談到經手的100多項招標項目和前期手續工作時,張磊坦言印象最深的還是良鄉校區二期新建工程項目的手續辦理工作。良鄉校區二期新建工程項目是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項目申報程序較為嚴格,需要對兩校區現有建筑進行數據分析,對國家建筑指標進行測算,并且需要與評審單位進行充分溝通,2013年9月取得項目建議書,隨后又陸續辦理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概算、工程規劃意見書等重要的前期工作手續,最終在2017年12月辦理學生宿舍樓項目的施工許可證書,為后續工程開工建設提供了必要的基礎。
不記得與同事們一起加了多少次班,跑了多少趟相關部門辦理各種手續,改了一遍又一遍的報告,當良鄉二期新建開工那一刻,張磊和同事們的眼睛都濕潤了。“良鄉校區二期工程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一個北京市重點工程項目,是推動工商大學繼續發展、改善辦學條件的重要工程。二期的責任重大,不僅是對工商大學,對每個后勤基建人來說是新的挑戰,也是積累經驗和成長的過程。”再談起曾經走過的溝溝坎坎,張磊感慨良多。
說到后勤基建工作者,有一點不得不提,他們暑假是不放假的,因為很多基礎設施改造和修繕都是在假期完成的,張磊也不例外。“后勤基建處是保障整個學校正常運行的部門之一,我們的假期時間都是要工作的。這是工作的職責所在,做工作就是要有奉獻精神。”他欣慰地說,“盡管假期加班加點,但是能夠在假期結束后給全校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我們都很開心。” 后勤基建處處長吉濤告訴記者,“張磊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入職多年來全勤在崗,沒請過假,周六周日在良鄉承擔值班任務,主動承擔假期工作,而且能夠積極向領導表達自己的意見,和領導有工作業務上的交流。”
“不斷學習,將最新的知識和技術應用工作中”
建筑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新型建筑技術和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的使用十分普遍,“我是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對建筑行業來說每年甚至每個月都會有政策、技術變化,從事這個行業,我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并能將最新的知識和技術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張磊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學習相關知識,先后考取了國家注冊二級建造師、注冊一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等職業資格證書,力求以新知識指導工作,使工作更好開展。
“不管是學生時代還是工作之后,我覺得學習的過程是提升個人水平、豐富自己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張磊基本上是利用空余時間進行學習,獲得多項行業注冊證書。他認為自己能夠成功考取這些證書是把它作為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抱著積極的態度,以獲取新知識、新技術為目標可能更有動力來學習,通過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績會更有獲得感,工作中也更有自信。通過學習的過程,讓自己有一個追求知識和享受結果的幸福感、滿足感,也很希望大家通過考試的方式、獲取專業資格證的方式來提升自己。證書只是代表過去的成績,但學習是無止境的。”
在部門調整后,張磊所在科室還承擔了學校的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專項、小型修繕項目、設計監理、學校食堂、商戶、物業等服務類項目的招標工作。對張磊而言,工程類的招標工作方面的經驗非常豐富,而服務類的招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負責任的他沒有停止步伐,不懂就學,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服務類招標相關知識,努力把工作做扎實。
談及如何協調工作和學習時,張磊告訴記者,“合理安排時間是完成本職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式和前提。每天工作前將工作安排進行梳理,根據工作的輕重緩急進行排序,依次進行;每天工作結束后留出固定的時間對當天的工作進行回顧,撰寫工作日志,對本日沒有處理完或沒有處理好的內容進行總結,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以后可能遇到的同類問題。”就是這樣,他合理安排好時間之后,工作中精細有序,專業而努力,業余學習時目標明確,投入而專注,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退休后剛剛返聘的周老師對張磊評價很高,“我是2010年和張磊一起工作的。他做事特別踏實,有上進心、肯吃苦,從當年的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到現在的招標合同科科長,從剛入職時對工作的半知半解到現在做任何工作都有條不紊,期間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對工作認真負責,他所作出的努力我們這些同事都有目共睹。”
“分享經驗,共同成長”
11年前,作為剛從學校走出來的學生,張磊對職場方式、學校基本情況、業務內容都不是很了解,而且學校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和在學校學習的土木工程還不完全一樣。但是,他在工作中邊干邊學,不斷積累經驗。張磊很感謝工作前幾年的忙碌,“那時候雖然辛苦,但累并快樂著。在一項又一項的招標工作中我的工作經驗得到了快速積累,增強了突發事件應對技巧。與此同時,在辦各項手續過程中也加強了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
同時,張磊還表示個人的成長得益于部門內部的相互分享、共同提高的優秀傳統,通過主動參與和組織“部門業務大講堂”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不足之處。“工作之初,領導和老同志帶著我做工作,傳授經驗,然后自己通過不斷實踐掌握經驗和技巧。現在,對于新來的同志,我也是本著一個共同成長的態度來跟大家一起探討工作。一個人的成長是自己的成長,大家一起成長才是整個團隊的成長,才能更好地為學校服務。”隨著時間的推移,張磊也從新員工成長為有經驗的“老同事”了,他也繼承著部門的傳統。例如,在整個招標過程中,張磊會把一些難點或復雜的內容提前跟同事們溝通,讓大家重點關注這些環節,然后更方便開展工作,這樣一來招標工作就順利多了,時間也節省了不少。“作為一名有工作經驗的同志,我非常樂于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并讓大家更好的運用到工作中去。”
“張老師業務熟練,對工作把控能力強,考慮問題周到。如果我們遇到不懂的,他會細致地告訴我們如何去做。”黃老師是后來調入后勤基建處工作的,“他對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議和幫助,他給的問題就是啟發性的,比如‘你覺得這樣做能行嗎?’‘這個想法怎么樣’等,給了我們更多思考和發揮個人能力的空間。”
作為招標合同科的負責人,張磊對團隊未來的發展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作為科室負責人要有擔當意識,能起到表率作用,熟練掌握業務,才能更好地指導大家、幫助大家完成工作;對于團隊要注重科學管理,分工清晰合理,充分調動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鼓勵新思路新想法。張磊是這么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帶著科室同事們按要求科學管理著后勤基建處的各項資金使用,認真組織各項招標工作,保證科內各項招標工作順利進行。
其實張磊在后勤基建處中并不是個例,正是因為有許多像張磊這樣的后勤人,數年、數十年地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才有了全校師生良好的校園環境。期待學校二期新建工程順利完工,全校師生擁有更加舒適、美麗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