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北京市教委高教處處長劉霄一行6人來我校調研指導本科教學工作。副校長謝志華出席座談會,教務處領導班子成員及工作人員參加座談。
謝志華副校長對劉霄處長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座談會上,雙方就如何提高教師本科教學投入度、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以及如何增強學生學習性投入等問題展開探討。教師的教學性投入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進而影響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對于我校專任教師而言,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性投入。學校通過本科教學優秀獎、優質網絡課程建設、示范課程建設等項目積極引導教師在本科教學上投入更多精力。同時,借助 “雨課堂”、BB平臺等信息化教學手段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改革的多樣化路徑,正在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劉霄處長對我校采取的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表示肯定,他談到,教學就是由“教”與“學”組成。在“教”方面,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除了學生自身原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效率遠低于學生與網絡媒介的溝通效率。教師應注重反思自身的知識體系與話語體系是否與學生相匹配的問題。提升教師對教學的重視程度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增加以教學為衡量指標的評選和獎項,另一方面要建立教學管理人員的評獎機制。應鼓勵打造“網紅”教師,借助公益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平臺,憑借市場機制,通過高收入和高知名度來激勵教師盡全力從事教學工作。在“學”方面,學生對專業和課程興趣度不高是影響到課率的關鍵因素之一,高校應積極思考是否放開轉專業,利用倒逼機制對專業、課程和教師實行優勝劣汰。此外,劉霄處長還就智慧教室與智能教室建設、“雙萬”計劃推進、北京重點專業建設等工作與參會人員展開討論。
謝志華副校長作總結講話。他認為教育改革的前提是教學理念的轉變,即實現五個方面的轉變:從專業學習向跨界學習轉變,從微觀學習向宏觀學習轉變,從知識學習向場景學習轉變,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以及從靜態學習向延展學習轉變。在本科教學方面,也應該實現從結論性教學向問題導向性教學進行轉變。通過教學轉變,實現高效課堂,實現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良好教風和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