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我校植物資源研究開發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中國輕工業化妝品重點實驗室聯合召開2019年學術委員會會議。北京市科委農村發展中心總工趙淑紅、北京市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任劉東紅、北京日用化學研究所所長徐良、原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應用技術中心總監馬來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陳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石鉞,我校科學技術處副處長康智勇,理學院院長曹顯兵、黨委書記祝鈞等20余人出席會議。會議由理學院副院長何聰芬和重點實驗室主任董銀卯主持。
曹顯兵代表理學院對各位專家對重點實驗室的關注和支持表示感謝,并簡要介紹了重點實驗室近兩年的建設情況與取得的成績,希望各位學術委員會專家能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讓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更上一層樓。康智勇向專家介紹了學校科研平臺的建設、考核以及開放課題設立的目的、要求等情況,并希望專家對開放課題的評審給予支持。隨后,為新聘任的植物資源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的專家頒發了聘書。
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巧娥匯報了重點實驗室2018-2019年度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重點介紹了2016至2018年度開放課題執行情況及2019年度開發課題申報情況。實驗室的五個團隊依次匯報了本團隊的研究進展及科研成果。2016-2017年,兩個實驗室共立項開放課題22項,已累計發表學術論文37篇(SCI收錄30篇,IF>3.5 16篇),申請專利4項,已獲授權1項,獲軟件著作權2項,完成了預期的績效目標。專家們一致認為,開放課題成果顯著,達到了結題要求。2019年共收到開放課題申請22項,在統計前期專家評分的基礎上,經過專家們討論,最終建議擇優資助其中的15個項目。
討論交流環節,馬來記博士分析了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肯定了實驗室的研究成果與成績,對相關研究提出了改進意見和建議,并建議實驗室加強科技成果的宣傳,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劉東紅主任直言重點實驗室的科研水平和開放課題的申報質量都逐年提高,日趨前沿,建議加強與國家食藥總局等政府相關部門的聯系與溝通,開展化妝品不良反應物質基礎研究,并強調要嚴格審核開放課題的經費預算是否合理,加強過程管理,及時發現并解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趙淑紅總工建議實驗室的研究內容與京郊農產品精深加工相結合,開發具有“京味兒”的特色化妝品,為首都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建議開放課題要加強績效考核,注重“留痕”管理;徐良研究員肯定了實驗室在科技創新方案的優勢,建議加強與化妝品企業的合作,增強實驗室服務民族品牌化妝品的能力,引領行業的認識與發展趨勢,規范行業發展,助推中國民族化妝品產業的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石鉞研究員肯定了實驗室的研究已達國內領先水平,認為在化妝品新原料法規調整之際,原料創新尤為關鍵,希望實驗室加強成果轉化,在新法規出臺前獲得新突破,同時強調實驗室要繼續發揮在科技創新上的優勢,為京郊農產品資源的高附加值加工出力獻策。討論結束后,董銀卯主任感謝專家們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并簡要介紹了實驗室目前正在開拓的“中醫藥與化妝品協同創新”“皮膚康美方案”“平谷桃膠開發利用”等新的研究領域,爭取盡快取得成果,明年再向專家們匯報。
最后,祝鈞在總結中感謝各位專家的指導和支持,希望實驗室認真梳理并落實專家意見,為學校的專業建設、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也希望專家們能繼續給予實驗室支持和幫助,促進實驗室更快更好發展的同時,為學校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以及首都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