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學校2019年團校“優干工程”培訓班開班儀式暨“青年講師團”聘任儀式在良鄉校區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張德玉出席大會并講話。學校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春萍、學生工作部部長呂素香、校團委書記王海偉、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熊慧、校團委副書記孫惟佳、各學院團委(團總支)書記、團校全體學員和全校團學骨干代表參加了儀式。
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孫惟佳介紹了當前我校團校的培訓體系,并就本期“優干工程”培訓班的背景、目的、方案等進行了說明,她希望團校學員認真學習、深入交流、遵守規定,圓滿完成各項培訓任務順利結業。校學生會劉雨薇作為團校學員代表發言,她倡議全體學員在培訓中要善學善思,提升工作能力,做好學生表率,助力學校發展。
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落實我校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方案部署,將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常態化深入基層、走進青年,通過進團課、進支部、進網絡,開展面對面、互動性的宣講交流,激勵和引領全校廣大青年真正在內心深處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著力打通青年理論武裝工作“最后一公里”,校團委在全校選拔了40名政治堅定、善于面向青年傳播黨的理論主張的優秀青年師生組成“青年講師團”。校團委書記王海偉宣讀了北京工商大學“青年講師團”聘任決定,與會領導為“青年講師團”講師們頒發了聘書。
隨后,“青年講師團”進行了首次宣講。馬克思主義學院趙春麗副教授以《崇尚勞動與奉獻,做新時代的的奮斗者》為題,從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90歲)、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93歲)作為“90后”代表退休不退崗仍然奮斗奉獻說起,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重大場合提到“奮斗”,又從國家改革開放100名杰出人物代表錢學森、屠呦呦、南仁東、郭明義談到我校黨委書記黃先開、校長孫寶國院士以及2011級學生“90后勵志女神”張超凡,他們都是在不懈地勞動奉獻中,詮釋著著“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的真正涵義,從而號召學生們要有與祖國發展同向、與民族復興并道、與學校建設合力的“真奮斗”。研究生會副主席、青廉社社長謝依非以《打贏攻堅戰,早日實現小康夢》為題,向大家宣講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中國夢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面脫貧,就要打贏最后的攻堅戰,要謹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句“標重點”要求,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希望學生們不僅要做時代的見證者,還要成為實現“中國夢”的踐行者。第三位宣講人——商學院注會173班魏書筱以《大唐的蝴蝶,傳統文化的復興》為題,分享了她對當下部分青年穿復古服裝的一些思考,倡導學會如何傳承和運用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當代優秀精神,作為新時代青年要將自己的聰明智慧才情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三位“青年導師”的激情宣講,既充滿力量,又引發思考,還感人至深,獲得現場師生的熱烈掌聲。
學校黨委副書記張德玉進行了總結講話。他指出在全校上下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濃厚熱烈氛圍下,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的背景下,舉辦團校開班和“青年講師團”聘任具有重要的意義,他代表學校向受聘的“青年講師”們表示感謝和祝賀,對“青年講師團”的首次宣講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團校學員要珍惜機會,提高認識,增強能力,“青年講師團”全體成員要把握好政治性、導向性、針對性,當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員”、青年心聲的“傳遞員”和青年成才成長的“服務員”,讓團校成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第二課堂。最后,他對全校共青團干部、學生骨干和廣大團員青年提四點希望:一是不忘跟黨初心,當好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二是推進改革創新,做到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三是全面從嚴治團,強化共青團的革命性鍛造;四是聚焦主責主業,服務學校育人中心工作,全校各級團組織要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為把我校建設成為具有商科、輕工和食品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