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17日,致知學堂第三講、第五講在良鄉校區開講。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紅敏做題為《心理學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的主題講座,北京冬奧會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任煒和大家分享了北京冬奧故事。
10月15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陳紅敏副教授做了題為《心理學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的專題講座。講座伊始,陳紅敏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現象做了一個輕松愉快的開場,并且向大家教授了一些生活中更好與人相處的心理學小技巧。例如,當面對陌生人時,主動打招呼可以令對方產生好感等。隨著現場氣氛的熱絡,陳紅敏根據心理學原理,結合身邊的真實案例,給學生解釋了關于學業、生活的問題,講述了如何處理問題的方法與如何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講座內容層層遞進,陳紅敏簡單介紹了心理學的概念,并且用心理學的分類方法讓學生深入分析了自身的氣質與性格特點,同時向大家展現了如何選擇更加合適自己性格的職業。講座現場,陳教授還隨機選擇三名同學上臺,用一個關于安全距離的小實驗講述了人與人之間心理距離的判斷方法。通過實景教學,陳教授讓大家明白如何與陌生人更加融洽的相處,如何在與人相處中減少壓迫感。
10月17日,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任煒作了題為《北京冬奧故事》的主題講座。講座開始前,任煒通過短片向同學們介紹了冬奧會的各項情況。講座中,任煒介紹了中國與奧運會的歷史淵源,講述了先輩們在奧運賽場上拼搏的故事,他用生動風趣的語言講述了中國申辦奧運會的曲折經歷,以及申辦成功后國人的喜悅,將同學們帶回了那個時代。隨后,他介紹了奧運會的看點,各國別出心裁的奧運火炬設計讓人賞心悅目,代表著各國形象;各不相同的火炬傳遞方式讓人大開眼界,彰顯國家實力;腦洞大開的點火儀式讓人捧腹大笑,體現人類智慧的無窮。
任煒通過電影《流浪地球》中上海奧運大廈的場景引出了國家對冬奧會的重視,闡明了冬奧會的重要意義。帶著同學們領略了奧運科技的神奇,其中靈敏的同聲翻譯技術、先進的增強現實參觀技術等讓人耳目一新,感嘆科技的進步。隨后,他將冬奧會申辦中的趣事娓娓道來,語言幽默,拉近了冬奧會與同學們的距離。任煒老師介紹了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他結合自己的切身感受,用生動的話語勾勒出一個可愛的吉祥物的形象,使同學們對吉祥物的印象更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