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千里家訪守初心 精準資助擔使命——學生資助專項工作教師赴甘肅地區走訪調研手記

    

    

   

編者按: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1111日至13日,學校學生資助中心帶領來自理學院、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學院以及商學院的6名資助專項工作輔導員赴甘肅地區對我校18199名特別困難學生家庭進行了走訪慰問,學生處副處長許峰帶隊前往。

在走訪慰問中,7名教師輾轉2500余公里,走訪了分布在7個縣9個村的特困生家庭。大家克服重重困難,深入實地,了解了每個家庭的收入來源、致貧原因、存在問題和需求以及當地的扶貧政策等情況,為學校精準認定校標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同時,資助中心還為每戶特困家庭送去了慰問金,傳遞學校的關懷和溫暖。

本文記錄了參加走訪調研學院輔導員的所感、所思,文中學生姓名均為化名。

最香卻最難下咽的餃子——計信學院輔導員李玉嫻

兩年前,我作為學生資助戰線的“新兵”曾前往寧夏地區家訪。如今,同樣的使命,不同的地點,我懷揣著資助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再次來到地處西北的甘肅地區。

我所在的小組按計劃前往甘肅第二大貧困縣靖遠縣,而兩名學生家所在的地區又是靖遠縣里最貧困的鄉村。驅車兩個多小時,繞過彎彎曲曲的山路,我們終于來到了家住花峴村的小舒家,這也是所有走訪貧困學生中貧困程度得分指數最高的家庭。小舒的爸爸在門口熱情地迎接我們,他得知學校老師來家訪,特意請了半天假,從工地趕回來。一進屋,小舒媽媽正在煮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歡迎我們。盡管我們百般推辭不想添麻煩,但小舒媽媽一再邀請并告訴我們小舒從小最愛吃的就是她包的餃子,讓我們一定要多吃點。盛情難卻下,我們坐下來邊吃邊與她的父母交談。雖然小舒媽媽包的韭菜雞蛋餡的餃子里只能看到零星的雞蛋,但卻讓我嘗到了從來未吃過的最具韭菜清香的餃子。

小舒的爸爸和80歲的爺爺在小餐桌上陪我們吃餃子,并介紹家里的基本情況。小舒家是三個孩子,一個妹妹在上初中,一個弟弟上小學,爺爺奶奶和她們一起生活。爸爸在一家小煤礦打工,每個月大概4000元的收入,也是家里唯一的收入來源。小舒的爸爸患有心臟病,每月光藥費就要800元。媽媽邊干農活邊照顧2個孩子和2個老人。她的胸部有個小腫塊兒,由于不舍得花錢,一直沒有去醫院手術治療。為了貼補家用,爺爺都80歲高齡了還要每天去放兩次羊……聽著他們的介紹,我的腦海中迅速與各項指標在匹配,心情也越來越沉重。每一個得分指標的背后,都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

就在不經意間,我忽然吃驚地發現一直在以繼續煮餃子為由始終沒有上桌的小舒媽媽在偷偷的啃饅頭吃……心如刀割的我實在無法再繼續吃下這清香的韭菜餡餃子,甚至多吃一個都會有深深的負罪感,淚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轉。餃子在我們看來是最平常不過的食物,在小舒家里卻是只有重要場合才能吃到的美味佳肴。我把小舒在學校的優秀表現以及國家、北京市和學校為小舒提供的各項資助政策向他們進行了介紹。小舒媽媽聽完后開心的像個孩子,并動情地說,她初中時學習成績也非常好,但無奈家庭條件太差,當時也沒有國家那么好的資助政策,否則也能考上大學呢!臨別前,我把學校的慰問金交到小舒媽媽手里,并希望她們全家可以保重身體,困難只是暫時的,將來的日子一定越過越好。媽媽再也抑制不住感動的淚水,緊緊拉著我的手不愿放開,嘴里不停地說“感謝學校,感謝老師”……

甘肅之行讓我的心靈再次受到了洗禮,那一餐餃子也將成為我刻骨銘心的回憶。我深刻地意識到,作為高校一名學生資助工作者在助力國家打贏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一刻也不能懈怠!

“爺爺”的打油詩——理學院輔導員張慧娜

第一次遠赴大西北地區走訪慰問特困學生家庭,心中略有忐忑。一次次實地走訪對同為特困家庭但不同致貧原因的境況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對我沖擊最大的是定西市臨洮縣的小娜同學家,與其它地處農村的貧困學生家庭不同的是,從縣城客運站打車到小娜家僅用了5分鐘,周邊的環境也比較繁華,這樣的場景實在讓人無法和貧窮聯系起來。難道是我們在做貧困生認定工作時出現了錯誤嗎?

迎接我們的是小娜的爺爺,他非常熱情的把我們領進了他開的小旅店,這更令我疑慮重重。但進到家里后,眼前的場景讓我逐漸打消了疑慮。屋里的家具只有兩張床和一張桌子,剩余的空間也就坐得下34個人,床上用品和家具明顯是上個很老舊的樣式。爺爺也許看出了我們的顧慮,開始為我們介紹家里的情況。小娜的父親在13年前因病去世了,小娜媽媽一個人只能外出打工供養她和妹妹。為了照顧孩子,小娜的爺爺奶奶和她們住在一起。爺爺奶奶身體不太好,不能干重活,但為了生活,65歲的爺爺租了小旅館以非常低的價格提供給臨時住宿的客人賺取微薄的收入。遇到淡季,有時候連水電費都交不上……聽爺爺講完,我所有的疑慮煙消云散了,敬佩爺爺為了支撐起這個家所付出的努力。

從小娜家離開不久,就收到了小娜發給我們的一張圖片。她說,自從我們走之后,爺爺的心情特別激動,幾乎從不發朋友圈的爺爺,特地作了一首打油詩:“艷陽高照人心暖,萬里無云天更藍。北京工商大學好,千里迢迢家訪寒。萬語千言道不盡,寄托眾望暖心甜。黨的恩情永難忘,發奮圖強志更堅”!能讓家訪對象有如此大的觸動,能如此深情地表達對黨、國家、學校的感恩之情超出了我的想象,更讓我深覺不虛此行,激勵我在學生資助工作的道路上永遠前行!

逆境出人才——材機學院輔導員梁丹丹

我所走訪的小組是學生家庭住址跨度最大、最分散的,而且都地處偏遠地帶。24個小時內,我們行程1413公里,看望了學校3個經濟困難學生家庭。本組學生家庭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大學生家庭

我們在小金爸爸打工的工地見到了他,靠著打工賺來的微薄收入負擔著全家的開支,但見到我們樂觀開朗的小金爸爸興高采烈地講述了小金和姐姐如何在他的言傳身教下所取得的成績,姐姐在天津讀大學,兩個大學生是全村的驕傲。位于吉峴鄉小玉同學的爸爸,在2009年的時候身患紫癜,病情嚴重,為了治病不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欠了幾十萬的外債,如今也只能邊打零工邊治病。小玉爸爸在曾經打工的車間,連續九年的月評比中都是第一名,他用這種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精神教育孩子努力學習。

翻過200多公里的五座大山,我們終于在菜市場找到了正在賣菜的小余同學的父母。雖然她們都不識字,但他們特別的勤勞儉樸,不怕吃苦。為了家里三個孩子能到城里接受好的教育,他們在城里租了房,路邊推車賣菜維持家用。穿過一道又一道狹窄的胡同,我們來到了他們租住的房子,屋里沒有窗戶,只夠放下一張1.5米的小床,甚至連一張可以坐下來學習的桌椅都沒有。小余爸媽因常年住在簡陋的房間內得了風濕病,卻舍不得花錢治療。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家里培養了兩個一本高校的大學生。小余的父母雖然沒有文化,但他們用精神力量一直支持、教育孩子。三個孩子平時學到多晚,他們就陪到多晚。每當在路上賣菜遭人白眼、受苦受累的時候,余爸爸心里都會想:“我家里有大學生,我要賺錢供他們讀書,把他們培養成才,再苦再累都要堅持。”

此次走訪調研,讓我親眼目睹了貧困學生家庭的窘境,他們承受了太多城里孩子沒有承受過的苦。但逆境出人才,他們的父母用自己的勵志行動和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孩子,形成了優良的家風,激勵家庭中所有的子女奮發向上。

知識改變命運——商學院輔導員李雨晴

帶著資助工作隊的溫度和情懷,我又一次走進大西北。作為學院資助專項輔導員,有很多甘肅籍的學生,忠厚老實、刻苦努力、自立自強是我給大多數甘肅學生的標簽。甘肅生源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比例相當大。探求甘肅貧困地區的教育情況是我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

我所在的小組負責走訪秦安縣和甘谷縣的3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和幾位家長及老鄉的攀談中,我得到了一個意料之外卻情理之中的結果。無論是秦安還是甘谷,即使是最偏遠的鄉村,義務教育全部得到普及,并且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高中的學業,近十年走出大山、考入大學的孩子越來越多。鮮有初中畢業就去打工的也是因為實在是學習成績太差或者個人意愿,幾乎沒有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放棄學業的學生。

貧瘠的土地一樣可以孕育豐滿的理想,“知識改變命運”是當地哪怕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民心中永恒的真理。教育是阻斷貧困地區代際傳遞最穩定、最持久的方式。所走訪的三個學生的家庭都非常堅定地表示:在國家資助政策幫助下,只要孩子想學,就一定支持孩子完成求學的夢想!

脫貧攻堅,重在精準——經濟學院輔導員趙蕾

來到隴原,一望無垠的黃土地,此起彼伏的荒涼山丘,惡劣的地域環境因素制約了甘肅地區的經濟發展。我在走訪調查中了解到,農業是當地的主要收入來源,種植作物主要包括蘋果、玉米、小麥、油菜、土豆等,但由于鹽堿地多,單位產量低,趕上自然災害情況會更差。身體好的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屢見不鮮。而“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當地尤其在農村非常盛行,多子女家庭成為普遍現象。走訪的三個學生家庭全部都有五個孩子,年齡最小者為男孩。

當地政府能夠嚴格落實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提供資金支持。鼓勵農民以合作社等形式發展養殖業,當地可提供五萬低息啟動資金,要求專款專用;為村民翻蓋房屋提供13000元借款資金支持。二是做好民生保障。例如,秦安是國家級貧困縣,之前靠火爐取暖,有煤炭中毒危險。近幾年,在政府支持下秦安實現了集中供暖。三是重視教育扶貧。當地政府責成相關部門、銀行按照應助盡助的原則,對符合基本條件的學生不設比例限制的辦理生源地貸款,并多方籌措資金為考入大學的學生發放助學金,支持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2020打贏脫貧攻堅,全面實現小康的大考節點越來越近,唯有通過精準資助,讓不同類別、同類別不同程度的貧困家庭得到更有針對性的精準資助才能取得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

編后語:甘肅之行讓所有在一線從事學生資助的輔導員們更加直觀了解到甘肅地區貧困學生的家庭狀況,更加清楚作為學生資助工作者原本的初心和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更加準確的驗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指標的科學性。在走訪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國家脫貧攻堅任務還很重,作為高校資助部門須加緊步伐,將資助育人工作有深度、有溫度、有精度地推進下去,培養受助學生成為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潍坊市| 大发888作弊| 德州扑克官方下载| 百家乐官网庄闲必赢| 535娱乐城下载| 红桥区| 百家乐桌子北京| 莆田棋牌游戏| 澳门百家乐官网的故事| 百家乐真人娱乐注册| 大发888老虎机| 真让百家乐游戏开户| 真人百家乐作| 富易堂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算号软件| 大发888微信公众号2| 百家乐官网澳门规矩| 威尼斯人娱乐电子游戏| 百家乐官网三珠投注法| 百家乐高| 百家乐如何稳赢| 百家乐官网真钱送彩金| 六合彩报码室| 丽景湾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隔一数打投注法| 大发888存款方式| 大玩家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小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奔驰娱乐城开户| 百家乐在线娱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可以算牌么| 路虎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象棋赌博| 财神娱乐城打不开| 百家乐机械图片| 百家乐官网技巧大全| 大发888娱乐城攻略| 百家乐3宜3忌| 百家乐官网合理的投注法| 百家娱乐城| 菲律宾百家乐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