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作重要講話。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北京工商大學師生認真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和《決議》內容,就會議話題展開交流。學校各領域專家學者從自身專業角度出發,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展開多方位解讀。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姚洪越
“兩個確立”為民族復興提供關鍵保障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及其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系統總結了黨的百年輝煌歷程及其偉大成就,深刻權威闡釋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偉大成就,總結了黨的百年歷史偉大經驗,全新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科學內涵和歷史地位。這次全會為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及其通過的歷史決議,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為我們全面深刻認識學習領會把握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豐厚的資源。在這里,我想重點圍繞這個會議及其通過的歷史決議中的一個關鍵點:“兩個確立”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兩個確立”是指這次全會確立了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這是這次會議的核心要義和最大成就。
萬山磅礴看主峰。有核心,組織才有力量。這次中央全會確立了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為我們在今后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為我們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確立了組織起來、團結起來的核心、圓心、中心,為確立和維護黨中央的定于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地位提供了堅實的條件。習近平同志在長期的政治生涯中,成為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心系人民的偉大領袖,成為當今世界的優秀政治家。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同志的領導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十三項豐功偉績就是這種能力和本領的明證。有了領袖,就要愛戴擁護領袖,確保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成一人、凝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早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不斷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實現我們事業不斷發展的理論保障。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發展中,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創立者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成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我們一定要學習貫徹落實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用科學理論指導鮮活實踐,用鮮活實踐豐富偉大理論,推動我們的各項事業的發展。
圍繞“兩個確立”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及其通過的決議,我們就會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就能夠心明眼亮地闊步向前,不斷實現事業的健康發展。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江燕
從黨的百年歷程看三大“歷史決議”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在黨的百年奮斗史上,我們黨先后制定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一百年來黨的三個歷史決議,都是黨在關鍵歷史節點上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文獻,記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百年奮斗的光輝歲月和寶貴經驗,反映了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三次歷史性飛躍,為統一全黨思想、凝聚全黨力量,開創新的事業、奪取新的勝利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在1945年4月,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上通過的。對建黨以后特別是黨的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這一段黨的歷史及其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對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了結論,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認識達到了一致,增強了全黨的凝聚力,為黨的七大勝利召開創造了充分條件,有力促進了中國革命事業發展。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在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決議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前黨的歷史,總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對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評價,特別是正確評價了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分清了是非,糾正了“左”“右”兩方面的錯誤觀點,統一了全黨思想,對推動黨團結一致向前看、更好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由此勝利完成。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歷史性時刻,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堅持正確黨史觀、樹立大歷史觀,聚焦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體現了黨中央對黨的百年奮斗的新認識,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決議》有著鮮明的亮點:一是在對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的評價同黨中央已有結論相銜接的基礎上,與前兩個歷史決議主要總結黨的歷史教訓、分清歷史是非不同,這次主要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二是《決議》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用較大篇幅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三是《決議》明確提出“兩個確立”,即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黨中央有核心、全黨有核心,黨才有力量。擁有科學理論的政黨,才擁有真理的力量。《決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歷史主動的把握,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以史為鑒,是為了更好開創未來。新的征程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毅前行、不懈奮斗,奮力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趙春麗
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四個要義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歷史節點上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央全會,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全會對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指出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寶貴經驗,確立了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要把握以下四點:
一是要樹立歷史思維。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我們黨歷來具有總結歷史經驗和歷史規律、以史為鑒的優良傳統。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說:“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撫今追昔,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我們要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決議》連接了歷史、現在與未來,我們要從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中獲得自信與啟迪,找到成功密碼,探索未來繼續成功的線索和鑰匙。
二是要運用科學方法。我們黨之所能從歷史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從成功走向成功,就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黨的歷史經驗是開放的、發展的,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豐富的,學習全會精神,要善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結合實際學,結合工作學。
三是要堅持人民情懷。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全會提出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學習全會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和弄清這個根本問題,始終不忘執政初心,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和人民始終是命運與共。學習全會精神,就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飽含人民情懷,始終牢記黨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服務人民,奉獻社會。
四是要確立世界眼光。世界上有百年歷史的政黨不多,能在一個十四億人口的國家長期執政并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百年大黨,只有中國共產黨。全會提出,黨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途徑。學習全會精神,就要胸懷天下,關注世界命運,推進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張宏偉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宣言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歷史關頭做出的。這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人民為中心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政治宣言。深刻領會十九屆六中全會的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一”的有機結合。
一個主題貫穿始終。《決議》明確了中國共產黨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百年奮斗的目標。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共產黨更加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決議》不僅是百年黨史的高度凝練,更是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的鮮明指向。
一個中心鮮明突出。《決議》凸顯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百年奮斗的宗旨。“人民”作為《決議》中的高頻詞一共出現過249次。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中心位置,作為發展的價值追求。創新發展關鍵在人,協調發展實質是人的利益平衡,綠色發展解決的是人類生存的永續性,共享發展要實現全體人民在發展中感受更多獲得感,開放發展為的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決議》向世界昭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正在開啟人類文明的新形態。
一個主義堅定方向。《決議》堅定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變革性、突破性和標志性的實踐成就。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向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更加成熟完善,這一思想對時代課題的全新總結,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決議》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全面總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總之,“三個一”的有機結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服務宗旨和發展方向的有機統一,使我們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張彥琛
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在建黨百年的重要時間節點,我們黨召開了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和重要歷史經驗。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是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總結了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了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決議》鄭重地將“堅持人民至上”等“十個堅持”總結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要經驗。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打下了江山。解放戰爭伊始,中國共產黨處于絕對弱勢。但是他堅持人民至上,從人民利益出發,贏得人民的支持,最終戰勝了國民黨。經歷過艱苦卓絕的斗爭,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億萬人民真正成為了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在通往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中國共產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守穩了江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脫貧攻堅8年以來,共產黨人盡銳出戰,依靠億萬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徹底戰勝了貧困。中國對同一時期世界減貧工作的貢獻值高達70%以上,提前10年完成了聯合國新千年發展目標。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黨的百年奮斗已經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也沒有辜負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的時候,廣大黨員同志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就一定能夠激發出無往而不勝的強大力量,就一定能夠不斷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彩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