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輟,薪火相傳。值此學校建校70周年慶典之際,新建校史館推出了全新的校史基礎展陳。校慶慶典期間,共接待國家、北京市各級領導,廣東財經大學、陜西科技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等兄弟院校領導,廣大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嘉賓以及學校9個學院預約參觀共計約200人次。
校史館作為大學辦學精神、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的物化凝練,既是學校發展歷程的縮影,也是學校文化傳承的象征。學校黨委對新史館建設高度重視,多次召開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和專題工作會研究校史館升級改造問題。黨委書記黃先開到良鄉圖書館視察指導新校史館建設工作。為推進校史館升級改造的順利進行,圖書館從各部門抽調骨干力量,充實到校史館建設中。策劃設計階段,館領導帶領團隊先后來到清華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開放大學等兄弟院校的校史館和特色展廳參觀學習,并調研了人民網、用友數字企業體驗館、新道科技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博采眾長、開闊眼界、拓展思路,有針對性地對展館功能與布局,展陳內容與形式,展示手段與現代化高科技融合的亮點、特色的處理方式調研學習。
新校史館位于良鄉校區圖書館一層東北側,占地面積780平方米,分為歷史廳、今日廳、展望廳三大部分。其中歷史廳以一條主干道分別陳列著北京工商大學發展歷史沿革中當時的五塊校牌(復制品):1950年招生(1949年批復建校)的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干部學校、1958年建校的北京輕工業學院、1959年建校的北京商學院、1982年建校的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院、1999年合并組建的北京工商大學,昭示著北京工商大學從歷史走向今天、并從今天走向未來之路。今日廳著重展現了2010年學校轉型發展以來,在教育教學、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合作交流、服務社會、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的諸多成就,是新校史館的主體。展望廳則是以學校2025年行動計劃為引領,對未來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阜成路校區和良鄉校區制定了明確的建設發展規劃。
此次校史館新建,經過近一年的史料征集、設計策劃和建造施工,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與人工智能布展技術,融入高新科技展示設備與互動設備,受到參觀嘉賓的一致稱贊。校史館自助拍照機,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帶參觀者穿越時空回到歷史長河中的母校,留存與輕工學院、商學院老校門的合影;可觸摸的六塊連接屏,按時間為軸輔以照片、視頻等生動、詳實的多媒體資料,展示了學校70年的輝煌歷史和發展足跡,將一幅古樸與現代相結合、科技與人文相輝映的校史長卷呈現在眼前;電子簽名留言系統,豐富了校史館趣味性與紀念意義,讓校史館與科技和潮流的力量同行。大家在校史館學生講解員的引導下,參觀了校史館的展廳,并不時在展板前駐留、觀看、拍照留念。
校慶期間,圖書館還舉辦了優秀青年作家蘇笑嫣校友、中國財富出版社有限公司向學校捐贈圖書儀式。良鄉圖書館一期升級改造后,新落成的電影空間、視聽空間和研討空間等區域也迎來了廣大師生和校友前去參觀、體驗。
滄桑礪洗,春華秋實。校史館濃縮記錄了學校辦學歷史上的精華篇章,展示了學校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是幾代北工商人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縮影。校史館今后將不斷積累和更新,為推動學校事業持續發展、建設一流大學提供強大精神動力。